医平台知识手册

腹部CT

收藏

腹部CT介绍:

进行腹部CT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腹腔脏器有没有感染性疾病,如:炎症、结核、脓肿等;有没有占位,如良、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等;有没有畸形、结石、梗阻、穿孔、积液等。

腹部CT正常值:

正常CT表现
CT图像为腹部某一横断图像,须根据各脏器的解剖部位进行扫描。
(1) 肝脏
CT可显示肝脏轮廓、大小、密度和内部结构。正常肝脏密度均匀,CT值为40-70H,比脾脏高。不同层面上,所显示的肝脏各叶、段的大小、形状有所不同。如肝门以层,可显示“H”形低密度带状影。右纵裂为胆囊窝,左纵裂为肝镰状韧带,中间为肝门,内含肝动脉、门静脉和肝管。左纵裂左侧为左叶,右纵裂右侧为右叶,两裂之间肝门前方为方叶,肝门后方为尾叶。
(2) 胆囊和胆道
胆囊位于胆囊窝内,横径大小为4cm,囊内含胆汗,其密度低于邻近肝组织,为5-30H,形状呈卵圆形、圆形,边界清楚。正常肝内,外胆管不显影,当扩张时才显示。扩张的胆管表现为以肝门向肝内延伸的树枝状低密度影。


腹部横断层面图象


腹部横断层面图象

(3) 胰腺
CT可显示胰腺的轮廓、密度、形状和大小。正常胰腺密度均匀,CT值为40-50H,略低于周围脏器。胰腺形似一卧蚕状,分为头、体和尾三部分。前后径:头部3cm,体部2.5cm、尾部2cm。
(4) 脾脏
呈新月状。脾脏密度均匀,CT值低于肝脏,与胰腺近似。大小、长度不超过5个肋单元(一肋单元等于一个肋间或肋骨断面)。
(5) 肾脏及肾上腺
肾位于脊柱两侧,在不同层面上可呈椭圆形、马蹄形,马蹄形开口指向内前方,为肾盏肾盂低密度所致。肾实质密度均匀。肾上腺在肾上极呈“人”字形或三角形。
(6) 大血管
腹主动脉位于脊柱左前方,呈圆形或类圆形,其两侧与膈相连。下腔静脉位于脊柱右前方,扁圆形。门静脉位于尾状叶的前方。

腹部CT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一、肝脏疾病
(1) 肝硬化
肝实质破坏后,引起不同程度的脂肪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再生结节出现。
CT表现:
① 大小:早期广泛脂肪变致肝增大,晚期肝缩小,肝左右叶大小比例失调,肝门和纵裂增宽。
② 外形:结节突出使肝外缘凸凹不平,也使原为凹陷的内侧缘隆突。
③ 密度:脂肪变时减低。局限性减低,有时难以同原发或继发癌病灶鉴别。
④ 脾肿大是肝硬化重要的间接征象,但并非所有肝硬化均发生脾肿大。门脉高压时可见脾门附近出现粗大、迂曲血管影像。
⑤ 腹水征:肝与腹壁间距离增大,出现水样密度带状影。
(2) 脂肪肝
大多数脂肪浸润广泛而均匀,少数为局限性,CT表现为肝密度减低,低于脾脏,严重者CT值为负值,因而使肝内血管显示为树枝状较高密度影。
(3) 肝肿瘤
CT对肝肿瘤检出率高,并可确定肿瘤的数目、大小以及范围,但有时定性诊断困难。
① 肝囊肿
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球形低密度区,CT值与水近似。
② 肝海棉状血管瘤
CT平扫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动态增强扫描可见病灶边缘结节状增强,并向中心逐渐扩展,持续一段时间后才恢复原来的密度。该过程所需时间长短与病灶大小成正比。此特征性CT表现有利于定性诊断。
③ 肝癌
原发性肝细胞癌为我国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根据肿瘤大小分为小肝癌(3cm以下)、巨块型、多发结节型和弥漫型。CT扫描见大多数肝癌为低密度,但少数肝癌为等密度,CT不易发现。低密度灶为圆形、椭圆形、分叶形或不规则形。瘤内因坏死、液化等出现更低密度区,中间和边缘可见瘤结节。另外还应注意下列间接征象:肝外形有局限性隆突。肝门,胆囊、胰腺和胃移位。80%的肝癌伴发肝硬化。
肝转移癌常表现为肝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区,其大小不一。增强可见瘤体增强或环形征。鉴别诊断需借助其他临床资料。
(4) 肝脓肿
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CT值因脓腔内容物成份不同而差别也大。如含气体,可见气液面,即可确定诊断。增强扫描以脓肿边缘呈环形征。
(5) 肝包虫病
为圆形或卵圆形病灶,边界清楚,壁薄,囊壁常有钙化,大囊之内可有多个子囊。
二、胆道疾病
(1) 黄疸
CT对黄疸患者的鉴别价值颇高,可以确定是否为梗阻性黄疸、梗阻的平面和梗阻的病因。
梗阻性黄疸表现为胆道系统扩张。
① 肝内胆管扩张:肝内出现由肝门向肝内延伸的低密度树枝状影,无增强效应。
② 肝总管和胆总管扩张:肝门或胰头出现卵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影,即为扩张胆总管的横断面,称之为环征。
③ 胆囊增大。
梗阻平面的判定主要根据胆系扩张的范围。
① 肝总管平面梗阻:仅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多缩小
② 胰腺上段胆总管梗阻:肝内胆管扩张,肝门出现环征,胰头内不出现环征,胆囊可能增大
③ 胰内段总胆管梗阻:肝内胆管扩张,肝门和胰头内出现环征,数个平面均见环征,胰头内不出现环征,胆囊可能增大
④ 壶腹区梗阻:全部胆系扩张,在钩突平面可见到总胆管扩张影。
梗阻病因的判定必须综合分析梗阻的部位、有无肿块或结石及其他一些征象,再结合临床资料。梗阻的病因很多,一般为肿瘤,炎症和结石。不同平面好发病有所不同,故梗阻平面确定有助于病因分析。
(2) 胆石症
胆石CT值与钙含量成正比。
胆囊结石一般显示为胆囊内高密度,大小、形态不一。纯胆固醇结石,不显影。胆囊结石常伴发胆囊炎,见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和钙化。胆管结石,除显示结石本身外,还可见结石引起的胆管梗阻性扩张。
(3) 胆系肿瘤
胆囊癌表现为胆囊增大,囊壁不均匀增厚和密度不均,增强扫描显示高密度块影、胆管癌除显示癌瘤造成的胆系梗阻外,还可显示癌本身或肝门肿块。
三、胰腺疾病
胰腺为腹膜后脏器,是普通X线检出的难点。CT可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结构,故诊断准确性高。
(1) 胰腺癌
直接征象为肿块或胰腺局部增大,等密度多见,少数为低密度。间接征象为胰管因肿瘤浸润和压迫所致远侧扩张,如主胰管和胆总管同时扩张,则显示双管征。如胰腺癌扩散,浸润周围脂肪层而致轮廓模糊。淋巴转移使胰腺及大血管周围淋巴结肿大。肝转移和腹膜后转移可引起腹水征。
(2)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肿大、变形和边缘模糊。慢性胰腺炎显示胰腺萎缩萎缩或增大、变形、钙化和假性囊肿。
四、肾脏疾病
(1) 肾囊肿
多发生在肾实质内,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边缘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CT值为6-18H。
(2) 肾细胞癌
CT表现肾实质内有密度不均匀的肿块,其中常见到钙斑。癌瘤转移至主动脉淋巴结时,CT易于显示。
(3) 肾盂癌
多为移行细胞癌,主要CT表现为肾盂内肿块,约50%的患者有肾盂积水。
五、肾上腺肿瘤
由肾上腺皮质和髓质衍生而来。CT可检出小至5mm肿块……肾上腺边缘平直和向外凸时要高度怀疑肿瘤存在。
六、其他
腹内其他器官,如膀胱、前列腺、女性内生殖器肿瘤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均可由CT检出确诊。
需要检查的人群:腹腔脏器病变、损伤的患者。

腹部CT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严重心、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和对对比剂过敏的患者。
检查前禁忌:
(1) 检查前,禁食4小时,最好前一天晚上起空腹。
(2) 下腹部CT检查于前一天晚上8点、10点、检查当天6点、8点各服用造影剂200-300mL。待膀胱充盈后方可进行检查。
(3) 造影剂的服用方法和服用时间放射科工作人员会向患者做细致交代。
(4) 需要增强扫描的患者,请家属在同意接受碘造影剂检查说明书上签字。有药物过敏史、心肝肾功能不全病史者请主动告知医务人员,以防意外发生。
(5) 检查前须将详细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告知CT医生,如有自己保存的X线片、磁共振片和以前的CT片等资料需交给CT医生以供参考。
(6) 要向医生说明有无药物过敏情况,是否患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7) 去除检查部位衣物包括带有金属物质的内衣和各种物品:如头饰、发夹、耳环、项链、玉佩、钱币、皮带和钥匙等。
(8) 如作CT增强扫描或儿童、神志不清者,需有健康人陪同。
(9) CT增强扫描如用离子型造影剂,需作静脉注射造影剂碘过敏试验,20分钟后无反应,方可进行检查。
(10) 1周内不服含重金属的药物,不做胃肠钡剂检查。已做钡剂检查的病人,须待钡剂排空后;急于作CT检查者,应在给予清洁灌肠或口服缓泻药使钡剂排完后,再行CT检查。
检查时要求:
(1) 检查时听从技术人员的指导,保持体位不动,配合检查进行平静呼吸、屏气、不吞口水、不眨眼睛等。
(2) 遵从医嘱,定时、定量地将对比剂喝完。
(3) CT机上配有对讲机,在检查中如有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

腹部CT检查过程:

在检查前病人通常需要喝2%的含碘对比剂的水溶液,其目的之一是:让对比剂充盈整个肠腔,以减少肠腔积气在X线作用下所产生的伪影,避免因伪影而影响诊断效果;其二是:将肠道充盈后便于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因此,当您喝完对比剂后需要一个过程,待所喝对比剂到达所要检查部位的肠腔后便可进行CT检查了。灶的少血有关,在一组100例小肝癌分析中,仅1例直径<3.0cm的肝癌呈少血型,CT上无碘油造影剂的畜积。
怀疑是结石,如:胆囊结石、肾脏结石等;急性胰腺炎、肠梗阻、肠穿孔时通常不需喝对比剂,这样做是防止对比剂掩盖病情或加重病情。

相关疾病

老年人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缩窄,网膜扭转,艾滋病人的急性阑尾炎,后壁穿孔性溃疡,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小儿回盲肠综合征,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继发性腹膜炎,肝棘球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