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量血压165/105,就走步0.5小时后立即量血压135...

会员12992626 22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如果量血压165/105,就走步0.5小时后立即量血压135/89,并维持几个小时不变。我试了很多次,全是如此。平时无高血压病状。有几年了。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杨东艳 护士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妇科炎症,阴道炎
已帮助用户: 36201
问题分析: 就你的情况考虑你有高血压建议你服用纳托普利以及硝苯地平予以治疗。
意见建议:建议你平常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限制脂肪的摄入。
有用0
关注
谢近亮 山东省立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外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 11963
问题分析: 你好,您应该是高血压,可以选择降压药如尼群地平、卡托普利等。同时注意调整血脂可以给予辛伐他汀等药物,并要低盐低脂饮食。
意见建议: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酸味水果)。同时,要控制食盐量。因为钠盐可引起人体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
有用0
刘志娟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官厅中心医院内科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44260
问题分析: 你好,如果有连续两次的测量的血压有高过140的话,那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了,你的血压是在165的话那可以打上高血压二级的诊断了,是需要药物治疗了
意见建议:关于步行后血压降低的情况是正常的,因为在运动完血管处于个扩张的情况,弹性增加所以就降低了。体位性血压的话是直立位和卧位的差距大于15以上,也就是卧位比直立位要高。如果你没有什么症状的话,那就是正常的,因为高血压的这个诊断标准只符合95%的人群,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避免暴力运动,避免爬山登高过多。运动时避免过于潮湿和寒冷。运动前应该热身,运动时用护膝固定,休息时取下。通常可以使用一些营养的关节软骨药物进行预防治疗,在生活中尽量的避免频繁的上下楼梯,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由于过度的运动造成了膝盖的损伤。需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运动时要避免过度使用膝盖,平时注意保暖,避免膝盖受凉。在睡觉前可以泡脚,来缓解腿部的疲劳。

张博副主任医师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

走步机能减肥吗,非常肯定的说是有减肥的作用的,在跑步机上想要达到减肥的效果,可以选择快走,快走的效果比慢走更明显,身体肥胖主要是体内脂肪太多,如果每天消耗的能量大于身体摄入的能量那么减肥的效果就大些。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高血压,首先要找到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消除其病因,然后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通过静脉或者是服用一些快速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人的情绪波动、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了血压上升,可以通过调节病人的心情,让病人多躺下,同时对原发的病症进行积极的处理,这样才能够使血压恢复正常。也可以通过舌下含服卡托普利或者硝苯地平来迅速的降压,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患者来月经时可以适当进行走步锻炼。因为患者经期可以适当的活动,此时对促进经血排出有较好的帮助,但是患者不要剧烈运动,并且同时也可以进行腹部按摩,促进淤血排出。患者平时需注意休息,做好腹部保暖,避免接触冷水,以及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另外,患者还要注意会阴部清洁及个人卫生,尤其是经期卫生,因为经血是细菌生长最好的培养基,此时女性容易因为经期卫生长期不到位而出现妇科炎症的情况。

李育竹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妇科常见病的诊治。

因为人在睡觉的时候,血压比较低,而起床时,血压会很快升高。高血压如果起床过猛,导致血压快速升高,体内的血压调节机制难以适应从卧位直接到站立位的体位变化,可引起脑血管破裂等现象。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走步也可以减肥。通过走步可以使脂肪降低,可以使卡路里得到燃烧。但是走路的方式和时间就很重要。个人以为走路的方式应该是快走,并且慢走相结合,没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样使身体的适应机制,无法完成,更好的可以减轻脂肪。对于时间来说,走路的时间是在,空腹状态下,也就是饭前或者是餐后2个小时进行。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