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慢性传染性疾病。
乙型肝炎属于病毒性肝炎中的一种,它是一种传染病,是感染乙肝病毒引起的,主要是通过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性接触以及母婴传播进行传染。乙肝病毒感染后,会通过免疫机制损伤肝细胞,甚至是重型肝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建议患者及时进行治疗。
慢性乙肝携带者,肝功能正常,腹部彩超正常,在肝炎免疫耐受期,或者乙肝免疫稳定期,或者是非活动期,都不需要治疗。
要有充足的休息、充足的睡眠、少喝酒、定期检查乙肝五项定量、乙肝DNA、肝功能、腹部彩超、血常规等。如果肝功能反复出现异常,或者达到抗病毒治疗的指征,那么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方案和口服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方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是首选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由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重点是治疗,有效疗程一般为一年左右,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服用。
慢性乙型肝炎需要注意日常护理以及使用正确的药物。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先应该好好休息,多喝一些水,切忌吸烟和饮酒,忌熬夜劳累过多。其次是预防感染和防止病情加重。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若肝功能重复异常,病毒阳性,存在抗病毒治疗指征,需积极抗病毒治疗,若无抗病毒治疗指征,需定期进行复查。对于已经出现了严重肝损害症状的患者来说,应该及时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治疗,并且根据病情发展规律调整用药方案,不能盲目使用抗病毒药物,否则可能会加重肝脏损伤。
目前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技术,乙型肝炎是没有办法完全治好的,通过正规的治疗,可以控制乙肝病毒,可以让病情稳定,让肝功能完全正常,可以不影响生活,工作,学习,不影响寿命,但是很难获得彻底的治好。
乙型肝炎严重,部分患者病情较轻,仅表现为轻度肝功能异常,无明显症状,但重型肝炎,又称肝衰竭,则为致命性疾病。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肝衰竭患者,病死率可高达到50%以上,患者主要表现为重度黄疸、极度乏力、高度厌食,需肝移植或其他治疗才可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