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
血常规是一种血液的化验检查,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三种血液成分的计数。细菌感染患者血常规检查后,还需要进一步检查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升高,降钙素原增高,提示细菌感染。患者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相关的检查,这样才能够明确诊断。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患者应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每一年做一次TCT这样的常规妇科检查。可以先去检查下没有检查就这样猜测也是没用的只会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这个只有检查了才可以知道情况是不是宫颈癌。这个只是暂时的建议,最后还是要去大型的医院去拍个片子查看一下,这样就能更快的好起来。
尿培养无细菌生长说明尿路中不存在有细菌感染。或者以前存在有细菌感染,但经过药物治疗以后细菌已被完全清除,目前不存在致病菌感染。留取尿液培养时需要留取清洁的中段尿液,并且在留取尿培养之前不能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一般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判断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对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的判断,可查血常规。血常规中最常见的就是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偏低或者异常增高,而这两个指标都与感染有关。查血常规如有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然后再考虑是否发生细菌感染,若淋巴细胞较高,那实际上很可能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细菌感染后可导致c反应蛋白增加、降钙素原增加。在急性炎症过程中,会导致机体内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水平发生变化。还可对上述炎性指标进行检查,用作辅助诊断。
c反应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在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后迅速升高的现象。c反应蛋白是急性炎症患者血清中结合肺炎链球菌蛋白的c多糖蛋白。
这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的指标,它不单单是感染会升高,还会出现其他创伤、心肌梗死、炎症、肿瘤甚至外科手术等组织坏死。c反应蛋白升高并不一定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可能会出现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其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等。c反应蛋白增高并出现感染症状时,应加强血培养、痰培养等降钙素原、病原微生物培养。
细菌和病毒的不同有以下几点:
1、临床表现。病毒感染一般会出现全身疼痛、疲倦等现象,但是很少有脓样的排泄物。细菌感染会出现发烧,寒颤等症状,并且会出现脓样的黄脓痰、脓样的分泌物。
2、是应用抗菌药物。对于被感染的患者,服用后72个小时左右就会出现明显的好转。
3、检验标准。C反应蛋白一般不会高于50mg/L。而细菌性的影响就大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