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家宝宝这两天腹泻,便便

会员90766658 1岁 已回复
你好,我家宝宝这两天腹泻,便便就像鸡蛋茶一样还有酸酸的味道,我给他吃了妈咪爱又在药店里买的蜡样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请问这两个药能一起服用吗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叶玉兰 副主任医师 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儿内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 682
你的宝宝考虑病毒感染的腹泻可能,你说的两个药只要一个就可以了,建议加服思密达止泻,母乳减少点,如有呕吐脱水就要去医院看看
有用0
关注
赵锋 主治医师 邹平县中心医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儿科
已帮助用户: 87678
指导意见:你好,宝宝表现看多见于消化不好的,可注意大便次数,性状,要是精神好,无发热,上述药物口服一种调理就可,益生菌的,要是水样便,次数多,最好是加蒙脱石止泻。
有用0
关注
姚利琴 主任医师 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维生素D缺乏症,腹泻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
已帮助用户: 20165
指导意见:你好,宝宝的腹泻考虑消化不好引起的,这二个药吃其中的一种就可以的,建议妈米爱
有用0
王泊 医师 燕郊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胃粘膜下肿瘤,原发性胃淋巴瘤,胃肠道血管瘤,肝血管...
已帮助用户: 92
问题分析:你好,小儿腹泻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综合证
意见建议:治疗建议口服小儿复方胰酶散和必奇,两种药物间隔一个小时.肚脐贴覆丁桂尔脐贴.注意腹部保暖,适当减少进食,饮食以清淡和易消化为主,给予足够的液体防止脱水。
有用0
相关问答

孩子腹泻大概在一周左右的时间会恢复。所以不用特别担心,如果是孩子腹泻引起发烧或者其他症状,及时到医院给孩子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不要让孩子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要让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多饮水。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宝宝出现拉腹泻,多喝些粥是有利用帮助孩子肠道修复的,可以喝些小米粥,小米营养丰富,材料:小米4/5杯、大米1/5杯、水5杯。做法:将米洗净,加水,用小火煮1小时至米粒烂为止;如果用高压锅,大概需要20分钟。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对于轻度的拉肚子每天的次数大约在5到8次左右,可能会出现发热,会出现恶心、呕吐。大便的量不是特别的多,呈蛋花汤样的,并且伴有轻度的腹胀,肠鸣音是亢进的,随着病情的进展,大便的次数可能会越来越多。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饮食不当是造成婴儿腹泻的主要原因,预防腹泻首先要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牛奶的温度、浓度要合适。添加辅助食物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添加一种辅食,都要观察一段时间,再更换或增加另一-种食物,让宝宝的消化能力慢慢适应。喝太多果汁或含糖饮料也可能会使宝宝肚子不舒服,大便变稀。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可以给宝宝吃一些益生菌,调理一下肠道,宝宝腹泻便便呈绿色,多是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的。哺乳期的妈妈要注意饮食,饮食上不要太油腻,不要吃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增加一点营养。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宝宝腹泻带血丝粘液一般认为是肠息肉,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果孩子太小,要及早找出病因,从根源上进行治疗。
肠息肉可能会导致腹泻,其临床表现与肌肉生长的部位和体积的多少有关。通常会出现便血,大便表面呈鲜红色,继发严重的感染后,会有大量的粘液或粘液血便。有时内急后重,还会引起肠套叠,息肉大则会引起肠梗阻,也有少数病人会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腹痛等症状,合并出血的可能是贫血,也有出血量较大的可能会引起失血性休克。
肠息肉的发病与炎症感染、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会增加,此外还与胚胎异常、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有关。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