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患者,一般在3个月之后可以下地活动,但具体还要看病人的康复程度。
早期的患者应该在有支撑的环境中进行锻炼,同时要在有家长陪伴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有保护的场所。骨折的下肢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上肢可以随时下地,不过要保证患肢的安全。在运动室内,病人可以通过适当的补充钙剂来强化骨骼。心情要愉快,不要太过激动。
骨折术后通常需10~12周才可离开床下地活动,和进行患肢负重的康复训练。
若是单侧下肢骨折一般在手术后三天即可扶着双拐下地做运动,但是患肢不能负重,因为早期的运动对局部的血循环和骨折的愈合都有好处,但是若过早的负重却会使骨折的愈合推迟。下肢负重要在符合骨折临床愈合标准的情况下才能恢复,通常满足骨折临床愈合标准需要10~12个星期。
患者在骨折之后是否能够下床,首先要考虑到骨折的位置。
骨折上肢的骨折不会对下地负重造成影响,但患者在下地运动时必须将患者的四肢悬挂在自胸口,这样有助于血液循环和血液循环。假如患者的脊柱发生了脊柱的断裂或者是下肢的骨头断裂,那么在两个多月之内不宜进行下床运动,否则会造成骨头的断裂,造成骨头的断裂推迟或者不愈合。如果是采用传统的保守疗法,很可能会造成骨折的脱臼,造成畸形的修复。
骨折患者不能下地通常是骨折发生于下肢,为防止影响恢复。
骨折初期通常有局部疼痛的症状,还可能有出血的情况,不宜在床上锻炼。若能步行,则会使骨折端移位的疼痛加剧,且肿胀较重,对骨折的修复不利。骨折后行内固定的初期不宜多下地行走。推荐卧床休息3个月,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内固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局部的肿胀。
通常来说,骨折拆线后1个半月左右能下地。
在骨折拆线后,一般要1个半月左右后能下地。起床之前要做好全身的运动,包括局部的肌肉和关节。当全身的肌肉和关节都能完全的康复后,就可以拄着拐杖走路了。早期走路时要尽量不要让受伤的四肢承受重量,否则会造成骨折部位的变形和延迟。骨折末端的不稳也可能引起假体的发生。另外,骨折后的饮食也很关键,建议多吃高钙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