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分泌性中耳炎,其主要症状是听力下降,但自听增强(即听自己声音变大);耳鸣;出现鼓室积液后,耳闷感增强;可有轻微耳痛。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应去除原发感染,同时用糖皮质激素制剂(辅舒良、内舒拿)喷鼻或用减充血剂滴鼻,时刻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也可同时进行耳部理疗。
一般情况下,八岁之前的孩子容易患有中耳炎,这主要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如流感、喉咙发炎等引起的。或者是由于不合适的挖耳朵,造成了中耳粘膜的急性发炎,或者是宝宝在洗澡时,不洁的清水流入到了耳朵里,造成了局部的发炎。在诊断为中耳炎的时候要多吃白开水、清淡饮食、不吃零食、避免受寒着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同时还要服用一些消炎、抗菌的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头孢地尼片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感冒咳嗽会引起中耳炎。感冒咳嗽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细菌和病毒会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从而导致中耳感染。我们平时感冒、咳嗽、打喷嚏的时候,都喜欢擤鼻涕,这样咽鼓管就会打开,让病毒细菌直接进入中耳,而擤鼻涕的压力会让细菌病毒直接进入中耳,而且还会引起中耳的气压损伤,增加中耳的感染几率。在感冒的时候要注意,除了正常的感冒症状外,还要观察有没有耳鸣、耳痛、耳朵流水的现象。
宝宝中耳炎初期的治疗主要为保持咽鼓管通畅,恢复咽鼓管的功能,可以用减鼻充血呋嘛滴鼻液滴鼻,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口服全身性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辅助治疗。需要定期检查孩子的鼓膜情况。一般在症状完全消失后的5天内停止服用全身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需要根据鼓膜情况逐渐减量停药。
在耳道穿破后,取出大量的脓液进行细菌的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实验,筛选出敏感的抗菌素。采用麻黄素进行鼻腔注射,可缓解咽鼓管的肿大,促进排便。还要多做好睡眠、合理的膳食和综合的辅助疗法。若有较大的鼓膜隆起,但仍未见好转,应在无菌性手术中施行鼓膜切除,以便使其顺利排出。家长还要注意宝宝的耳朵护理,给宝宝洗脸时,要避免水进入到宝宝的耳道里。
小儿感冒引起的中耳炎,情况一般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两种,非化脓性中耳炎一般在两周恢复,化脓性中耳炎则需要一个月,才能完全恢复,一定要积极抗感染治疗,注意感冒擤鼻涕时,以手指堵住一侧鼻孔,轻擤另一侧鼻涕,避免两侧同时用力压力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