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引产高血压高领孕妇

会员92518589 41 已回复
香蕉皮是降压的,请问吃香蕉的时候香蕉和香蕉皮能一起吃吗?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孙福春 重庆的中心医院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营养饮食
已帮助用户: 10032
健康指导:您好,首先没听说过香蕉皮有降压功效,高血压患者可以多吃香蕉还有其他新鲜蔬菜和水果,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不要熬夜,避免过度担心病情,精神紧张,避免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有用0
关注
韩亚珂 郑州市中心医院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孕期营养保健,婴幼儿营养保健,儿童营养保健,青少年...
已帮助用户: 4933
健康指导:你好:香蕉皮可以煎水喝的,是有一定的降压作用的,吃香蕉的时候香蕉皮不用直接吃的,味道不好,用香蕉皮煮水喝就可以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有用0
关注
李夏云 私人营养师(暂不发布)其他 三级乙等
擅长:维生素A过多病,电脑病
已帮助用户: 2917
健康指导:您好,根据您所说的情况,建议您在医院做下详细的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用药,注意下日常的饮食结构,饮食要清淡些等等。
有用0
关注
王艳梅 医师 天津静海真美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
擅长:排卵期出血,稽留流产,急性宫颈炎,不孕不育,痛经,...
已帮助用户: 24807
问题分析:您好,从医学上来说香蕉皮中含有可抑制真菌和细菌的有效成分-蕉皮素,是可以吃的,不过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吃香蕉片。
意见建议:建议您可以吃,香蕉皮对于真菌和细菌引起的皮肤瘙痒等都有效果,所以您可以自己选择吃还是不吃,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有用0
相关问答

孕妇血压偏高时,必须注意休息以免疲劳。
如果孕妇在安静状态下测量血压出现血压偏高的情况,有可能发生了妊娠期高血压,建议培养作息规律,要有足够睡眠和不熬夜,饮食要清淡,减少食盐摄入量,同时要注意血压的监测。保持愉快的心情,怀孕期间应严格按要求产检,重视对胎动的监测。在妊娠期间,如果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妊娠前后3个月内,严禁性生活。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偶尔的紧张导致的血压高,这种情况还不能算高血压病。
如果是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长期交感神经兴奋等因素,血压会持续升高而引起高血压,所以如果只是偶尔出现一两次血压升高,并不属于高血压病。如果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血压长期升高,就会形成高血压,所以在控制血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患者的精神心理,消除紧张和焦虑。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孕妇血压高吃以下食物较好:
1,孕妇在孕期间需要注意饮食保持清淡,饮食规律以及营养均衡。
2,禁止摄入凉性,辛辣刺激性等食物,避免孕妇出现腹部疼痛,腹泻的情况。
3,适当适量的补充维生素,铁以及钙,防止胎儿出现畸形现象。
此外,孕期需要定期去妇科医院进行产检,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避免胎儿发育出现异常。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高血压、高血脂一般建议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饮食习惯应该保持低盐低脂,控制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尽量不要吃高盐食物,如腌制食品、咸菜等。还要避免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猪蹄、动物内脏、黄油等。常吃这些食物容易导致高脂血症,从而加重高血压病。另外,还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新鲜蔬菜、水果等,补充维生素、膳食纤维等,有利于控制血压。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合并或不合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征等,在许多心脑血管疾病中,其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十分重要。高血压病患者应该控制好自己的体重,不要超重或肥胖症。
当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的时候称为高血糖,对于血压高伴血糖高,应坚持低盐低脂,糖尿病的饮食不宜过油,不可过咸食用,亦不可过甜食用,应少食多餐并在餐后适当散步。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血压高并不一定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或不伴有新的危险因素的综合征血压高是一种身体状态,持续时间较短,高血压是一种病理状态,持续时间较长,所以两种并不是同种概念。需注意的是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伤,收缩压大于等药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则属于高血压。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