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腰疼。
患者在长期的劳累、着凉、受伤、长期的负重、过多的弯腰、举着沉重的物品等时,都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腰部疼痛加剧。这种情况会表现为间断的跛行,同时还会引起双侧下肢的虚弱,如果马尾神经受到了挤压,就会导致排尿不畅,严重的会导致尿不畅,从而导致患者的性生活受到严重的干扰。因此,建议及时就医。
腰椎椎管狭窄有局部疼痛、麻木等症状。
腰椎椎管狭窄通常会有局部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出现这种症状时,需要适当进行休息,有利于缓解局部不适的症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出现放射状的麻木感觉,体现为从脚踝一直延伸到小腿、甚至是腰骶部。如果马尾神经受到挤压,还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排尿和性行为。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当注意及时就医治疗,以免病情延误。
腰椎椎管狭窄不一定必须手术。
腰椎管狭窄一般不需要外科治疗,初期症状一般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比如镇痛药、物理治疗、关节组织痛点注射、硬膜外封闭等。有些病人采用保守疗法,效果良好。对于无发炎、神经症状的病人,如果采用了保守疗法。对于腰椎管狭窄,在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后,外科手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效果相对是比较好的。
一般情况下,脊椎管狭窄的诊断主要包括病人的症状和相关的辅助检测,具体分析如下:
1.病人的症状,如果病人是中年,没有任何的病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的有麻木、无力、僵硬、活动不灵、或者是瘫痪等症状,要考虑是不是胸椎的椎管狭窄。而间断式的跛行,即走一小会出现下肢疼痛、不能行走,休息一小会儿还能走,要考虑有没有腰椎的椎管狭窄;
2.相关的辅助检测,对于那些有严重嫌疑的病人,在X线、CT、核磁共振等的辅助诊断中,可以明确的找到一些直接的、间接的影像学的痕迹。比如说X光片可以发现有钙化的韧带,也有可能是骨质疏松,CT和MRI都可以发现有脊椎管的位置,从而造成了椎管的直径缩小。当然,这种影像资料也是要综合考虑的,毕竟每个病人的脊椎管内直径和临床表现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除非是有脊椎管狭窄的征兆,或者是有临床表现的。
通过影像学诊断。常规X线平片,主要是侧位片上可清晰地显示颈椎椎管矢状径。凡在标准投照距离180cm摄出的平片上矢状径小于12mm时,即具有诊断价值;12~14mm时有诊断参考意义;而在10mm以下时完全可以确诊。此外亦可依据椎体与椎管的矢状径比值进行判断,小于1∶0.75即属异常,小于1∶0.6时具有诊断意义,比值在1∶0.5以下时完全可以确诊。
椎骨狭窄术后,多见于着床休息两周左右,可以适当下床运动,避免过于劳累,按时复查治疗处理,一般两个月左右是可以完全康复的。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运动,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按时复查治疗及康复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