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肿大,输了15天的液

会员99171631 39岁 已回复
颈部淋巴结肿大,输了15天的液,各项检查都做了!能看出来肿块比之前小了,但是还没有完全消除,还能继续输么?各项检查都没显示有结核的说法,但是医生说怀疑是淋巴结核
医生回答共5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刘洪波 副主任医师 辽宁省人民医院传染科 三级甲等
擅长:各种肝炎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乙肝、丙肝的优化治疗,...
已帮助用户: 40550
如果这种情况的话也可以考虑治疗性的诊断也可以考虑做淋巴结活检
有用0
关注
陈秋生 副主任医师 新河县人民医院外科 二级甲等
擅长:胃溃疡性穿孔
已帮助用户: 24575
指导意见:如果能确诊是淋巴结炎的话,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可以,停止输液观察,有炎症消除以后,局部增生的淋巴结,恢复会滞后于炎症的消除。如果怀疑淋巴结核的话还是需要进一步明确,如果,确诊是淋巴结核治疗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要抗结核治疗而且是足疗程的,规范的 治疗,目前首要的是要明确诊断。
有用0
关注
岳远永 主治医师 莘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二级甲等
擅长:胃溃疡性穿孔,肠粘连,胆囊息肉静脉曲张,阑尾炎,胰...
已帮助用户: 6672
指导意见:您好!淋巴结肿大怀疑是淋巴结核,可以做个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或者切除一个做病理检查,病理检查能明确诊断。如果是单纯的淋巴结肿大,不是淋巴结核等其他病变,就不用输液治疗,观察即可。祝您早日康复!
有用0
关注
刘小伟 医师 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 二级甲等
擅长:膀胱与尿道结石,输尿管结石,老年人泌尿系结石,胆石...
已帮助用户: 1893
指导意见:如果是淋巴结核,一般治疗不会输液治疗的,以口服药物为主,最好的诊断方式就是用淋巴结病理检查。但是输液后淋巴结明显缩小,一般考虑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的肿大,所以不先考虑淋巴结核。建议先暂停输液,观察一段时间,看看能否自行缩小。
有用0
关注
李承钰 医师 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外科 二级甲等
擅长:腰椎间盘突出,滑囊炎,骨关节炎,桡骨头脱位,骨头坏...
已帮助用户: 33859
指导意见:您好,根据您的情况,建议做一个结明三项检查,如果全阴,不考虑结核!
有用0
相关问答

小孩颈部淋巴结肿大主要是以下原因引起的:
1、局部慢性发炎:儿童的颈淋巴结肿大主要是由于扁桃体炎、牙周炎、脂溢性皮炎、中耳炎等。
2、肺结核:儿童若患上结核性炎,颈部、耳后、下巴也会有淋巴结肿胀,同时还会感到痛苦,还会有很多的体征。
3、全身发炎:儿童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主要是由于儿童得了水痘、麻疹等,或是长期的全身性感染,例如白血病等。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颈部淋巴结肿大到医院进行挂号头颈外科或者是普外科进行就诊,可能是属于局部的炎症而引起来的肿大情况。这时可以通过局部的相关检查,如果由于其他部位的炎症而导致的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这时要以积极的进行淋巴结的肿大的治疗,比如控制原发疾病,应用抗感染的药物控制炎症,可以有效的控制这些淋巴结肿大的情况。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对于颈部的淋巴结肿大来说,首先需要确定淋巴结肿大的原因。而绝大部分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是因为淋巴结炎。只有极少数考虑淋巴结和淋巴瘤。所以说首先需要做彩超和血常规来确定一下淋巴结肿大的性质。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大部分人可能是无意识摸到颈部有一个肿块,大大的,活动性还可以,通常是淋巴结的肿大,还有可能有炎症相关性的,会出现摸着痛,移动度不明显或者表面皮肤出现红肿的情况。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这种病症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比如急性或者慢性淋巴结炎,多因头面耳鼻咽喉口腔牙齿牙龈有炎症病灶所致,绝大多数颈部淋巴结肿大和恶性淋巴瘤、癌转移性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核、血液病或者某些病毒感染等也会导致淋巴结肿大。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是由慢性炎症刺激所出现的慢性颈部淋巴结炎,一般患者有慢性咽炎或者喉炎等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存在,要积极寻找原发病灶,积极治疗原发病,颈部淋巴结的肿大会随之有所改善。平常注意提高身体免疫力,锻炼身体。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