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怎么回事

会员7045717 18 已回复
患者信息:男 0岁 北京 朝阳区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现在小孩14天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出生时羊水3度污染 刨宫产一出来就送重症监护室了 后来转普通病房现在就是睡觉老是发惊 小孩烦躁爱哭闹 拍ct说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刚出生时心跳慢100后经过4天治疗到120左右正常心跳 ct值27 小孩心肌酶高最早是96 后出院时65 正常应该25左右 血糖 血钙正常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现在小孩是不是还有症状,以后会不会有癫痫病 或者其他问题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 没有遗传病 送监护室后 进行气管插入抢救 呼吸机 一系列对症治疗 后又做了一疗程脑苷肌肽营养治疗 拍ct说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刚出生时心跳慢100后经过4天治疗到120左右正常心跳 ct值27 小孩心肌酶高最早是96 后出院时65 正常25左右血糖 血钙正常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清伦 副主任医师 威县人民医院外科 二级甲等
擅长:脑出血,脑积水,脑瘤
已帮助用户: 306278
指导意见:你好,宝宝缺氧导致脑组织中由于液体过多贮积而形成脑水肿。可以用甘露醇,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用高压氧舱全舱给氧法
有用0
关注
胡培安 河北贺营医院儿科
擅长:儿科多发病,疑难症
已帮助用户: 14282
病情分析:你好,对于宝宝的这种症状,最常见的原因是缺钙引起的,如果有缺氧或者是早产的病史,做脑部CT的检查协诊。如果是缺钙引起的,可以给宝宝补充鱼肝油和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来进行治疗。没有缺钙的话,就是需要考虑排除一下脑部的疾病引起的。
意见建议:
有用0
相关问答

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低血糖。或者是颅内出血。或是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引起的惊厥。如果发生了新生儿惊厥,一定要及时的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平时应该给宝宝多喝水,注意休息。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惊厥是一种出生时会发生的僵硬抽搐的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新生儿惊厥是一种出生时会发生的僵硬抽搐的疾病。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因素有多种,首先是低气压性脑病,其次是脑结构异常、维生素B6依赖症等。新生儿惊厥的发作形式可能很小,有轻微的,单侧肢体的,单一的,固定的。如有部分四肢或全身肌肉出现不正常的痉挛,应及时到有丰富的儿科神经内科就诊。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惊厥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治疗:
新生儿惊厥主要表现眼睑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抖动等症状,患有脑炎、发热、缺钙、低血糖等病症,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惊厥,可以选择比较安全的抗惊厥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注意做好护理。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表现如下:
新生儿是一个特别的群体,通常新生儿惊厥和正常的运动,是很难区分的。检查新生儿是否有惊厥,要完全掀开被子,观察孩子的自然姿势和自发的动作。正常的足月儿,四肢的肌肉会有一定的张力,屈张力比伸肌要大,所以新生儿会保持弯曲的姿势,双手握紧拳头,拇指向后弯曲,四肢的运动是不规律的,有时还能看到膝盖和下巴的颤动。肌肉张力的变化、食欲的增强、肌肉僵硬、反复、快速的肢体某个部位的痉挛、阵发性的痉挛都是有病理意义的。新心儿惊厥的临床表现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微小型、强直型、多灶性、阵挛性、局灶性。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适当地补充奶类食物和添加辅食,可以选择给新生儿服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发作时不能喂水和进食,以免发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惊厥新生儿不宜食用酒、醋、茶叶、咖啡、巧克力和可乐等兴奋性物质。尽可能避免间接吸烟。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惊厥的高发人群是新生儿。
如果出生时有缺氧、窒息、宫内感染、遗传性代谢缺陷等新生儿,通常该类新生儿可因病毒进入体内,容易引起新生儿惊厥,另外,荣誉感孕期母亲使用麻醉、镇静药物的: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然后进入胎儿的体内,新生儿在出生后可因药物中断,容易引起新生儿惊厥,并且如果家族中有癫痫疾病家族史,通常会比正常人群更易出现新生儿惊厥。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