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长期吃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吗

会员108481153 20 已回复
吃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已有三个月还需继续吃吗我看这种药的效果跟我的病情好像没什么关系而且我爸也是医生说这种药长期吃了不好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左巍 主任医师 沈阳463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复杂性泌尿系感染,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狼疮性肾炎,糖...
问题分析:你好,氯吡格雷为新型抗血小板药物,能减缓血管粥样硬化速度,高血压高危组患者应长期服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但该药副作用比拜阿司匹灵副作用小。
如果你你爸有高血压,还是建议长期服用,但如有出血倾向如皮肤黏膜瘀斑、牙龈出血等,应避免使用。
有用0
王海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掌握肾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少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肾病综合征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体内血浆白蛋白降低,可使体内存在高凝状态,潜在血栓栓塞的风险,可口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控制,需要警惕有无出现倾向,建议定期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凝五项等指标,肾内科就诊医师指导下应用药物
有用0
党勇 副主任医师 安阳市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原发性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肾...
你好,冠心病,新发心肌梗死这种情况可以口服氯匹格雷片半年的,之后换成阿司匹林片继续治疗
有用0
赵锐 主治医师 盘锦市中心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肾内科常见疾病如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球疾病、泌尿系...
已帮助用户: 3295
肾病综合征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体内血浆白蛋白降低,可使体内存在高凝状态,潜在血栓栓塞的风险,可口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控制,需要警惕有无出现倾向,建议定期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凝五项等指标,肾内科就诊医师指导下应用药物
有用0
相关问答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是抗血小板凝集类的药物,是可以长期服用的,它的副作用是会出现胃肠道反应,一般不会出现全身无力的情况,建议患者最好是到正规医院进行头部ct的复查看看,是否有脑血管复发,注意要多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熬夜及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忌食油腻、过咸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监测血压的变化。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是否能长期服用要根据病情来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以长期使用,如果是冠心病、脑梗塞等患者,则要长时间服药。如果是在急性脑梗死的时候,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一般会与阿司匹林一起服21天,如果是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话,这两种药物的组合通常是一年,因此要看病人的病情。需要在医师的建议下服用药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早上吃和晚上吃效果相差不大,因此患者可根据用药习惯与作息情况来决定在某一时刻用药。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应用于冠心病脑梗塞及其他病症,能有效地防止病情复发。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最常见副作用是出血反应,因此给药期间需密切监护,患者出现出血后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脑梗塞。由于该药是一种前体药物,必须在人体内进行代谢,因此不能与艾司奥美拉唑、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一起使用,否则会降低激活效果,对病人的病情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在治疗上述病症时,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要长时间服用,避免出现支架内血栓等并发症。在生活当中也应当注意,不要过度的情绪激动,不要吃热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是治疗冠心病、二尖瓣狭窄等疾病的。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冠心病、二尖瓣狭窄等疾病的防治。如果有心前区疼痛、胸骨后压迫性疼痛、心慌气短等症状,可以在医师的建议下服用。
患者应该注意休息,保持愉悦的心情,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不要进行重体力劳动,避免剧烈运动,有利于身体恢复。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一般在30-300元左右一盒。具体分析如下:
根据药品的品牌、含量、生产厂家等因素不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价格一般也会不同,通常在30-300元左右一盒。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抗凝剂,在临床上可应用于治疗脉综合征、近期缺血性卒中、溶栓等病症。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应谨慎服用这种药物,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作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