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完尿管以后一到晚上老发烧

会员109339411 47 已回复
10月3号住院,诊断报告是右耻骨上下支骨折,左耻骨下肢骨折,肾囊肿,肝囊肿,双肾挫伤。因为伤在骨盆没法固定医生说不需要手术保守治疗就行。一共治疗23天。前几天拔完尿管医生说可以出院回家静养了。昨天开始发烧,40度今天给打了消炎针。刚才又开始发烧了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李锐 主任医师 吉大二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手外科、显微外科各级、各类手术。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有无咳嗽咳痰情况,发热有2个常见因素。长期卧床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服药对症降温治疗。必要时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胸片。禁烟,有痰多咳,多喝水,给予物理降温,腋窝,头部温毛巾擦浴,有时需要注射降温药物治疗。防惊厥。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请评价。谢谢!
有用0
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指导意见: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有无咳嗽咳痰情况,发热有2个常见因素。长期卧床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服药对症降温治疗。必要时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胸片。禁烟,有痰多咳,多喝水,给予物理降温,腋窝,头部温毛巾擦浴,有时需要注射降温药物治疗。防惊厥。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请评价。谢谢!
有用0
顾昕 副主任医师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1、擅长脊柱内镜在各类脊柱疾病中的应用,熟练精通...
已帮助用户: 1
你好!除了发热,你还有什么不舒服吗?,引起发热的原因可能有:1.上感,可以有或者也可无明显呼吸道症状。2.泌尿系统感染。以上两种情况最常见。需要化验血尿常规,拍胸片等,明确诊断,进行治疗。
有用0
任西宁 副主任医师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骨外科常见病的诊治。
您好,考虑是存在感染,建议您多饮水注意休息,加用退热药物和消炎药物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宝宝一到晚上就发烧是由于宝宝自身抵抗力比较虚弱的原因导致的,平时一定要给宝宝多喝水,以及多吃有营养的食物,保证宝宝体内的营养均衡,增加宝宝自身的抵抗力。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按照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发热,以及病理性发热两大类型,对于生理性发热的症状与个体体质、外界环境等因素,具有一定关系。病理性发热是由于身体某个,或者多个器官组织出现病变,而引起的一种应急变态反应。

王燕主任医师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老人一到晚上就发烧需要到医院做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治疗好。每到晚上老人容易发烧,要观察是否由于特殊的感染所引起,例如结核杆菌,因此在短时间内完善相关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做对应的治疗方式,如果患者身体的温度很高,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退热药物,将体温慢慢降下来,在体温恢复期间也需要多卧床休息,并且做好营养补充。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宝宝一到晚上就发烧可以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宝宝一到晚上就发烧,如果是低热,体温不会超过38.5℃,可以通过物理的方式进行降温,比如用温水擦浴,让宝宝多喝热水,促进排尿,保持身体的水分,从而减轻发烧。如果发烧体温高于38.5℃,可以服用泰诺林、美林等药物。如果发烧没有好转,或者是三天内没有明显的降低,需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正常体温是36到37度4,从体温看,基本上正常,也算接近正常,多休息,多喝水,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禁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再结合临床上症状,看有无乏力,食欲不振,近期消瘦等,应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排除其它疾病。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孕妇一到晚上就发烧是有急性炎症,或者是激素水平代谢紊乱。
首先可能感冒或者流感,感冒表现为头痛发热、咳嗽、疲劳无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等。一般预后较好。高烧就是流感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相对于普通感冒,流感的发烧是持续高烧比较常见。如果有急性炎症的话,在受孕晚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副作用较小的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受孕早期用药需要谨慎,不能够盲目乱用抗生素。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