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高的原因主要是血糖控制不佳,也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合成增加。糖尿病患者需遵从医嘱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或联合应用中成药津力达颗粒。这种药物具有较特殊的调糖机制,能够调节胰岛素分泌,保护胰岛β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利于促进血糖达标,且能较明显地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与糖类结合的能力下降,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合成增加;肾脏疾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合成增加。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像常见的红细胞增多症,相对性增多见于血液浓缩,另外就是有绝对性增多见于高原生活、胎儿及新生儿、剧烈的体力劳动、严重的心肺疾患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是近三个月平均血糖增高引起的。主要因患者还是未严格的饮食控制,运动量也偏少,降糖药应用得也不理想,造成了空腹及餐后两个小时血糖的增高,这样三个月的平均血糖就是增高的。
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就是贫血,因为临床上就是以血红蛋白浓度的高低判断贫血。如果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就是贫血,并且血红蛋白浓度越低,代表贫血的程度也就越严重,病人贫血的症状也就越明显。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是缺铁性贫血多见于营养不良,育龄期妇女、儿童的铁剂摄入减少或供应不足造成的,地中海贫血有家族遗传史,通常父亲或母亲有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的家族史也会造成偏低。
糖化血红蛋白高是可能是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还提示心脑血管及肾血管损害风险增大,对糖尿病远期预后也有一定的诊断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在百分之4-百分之6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