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药管

会员113042674 32岁 已回复
小肚子右侧一按就疼,不按不疼,大概有3-4年了。以前没有,之从上环就有了,第一次上环,大概有一年。取了就好了,第二次上环取了也没好,在淮安一院看的。B超见图,药见图,,挂过阿奇霉素10天,还吃过妇科千金片,都没有效果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吴昆鹏 主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29382
患者青年女性,存在右侧腹痛症状,超声检查提示盆腔积液。由于使用上述药物效果不明显,建议做一下阑尾超声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有用0
关注
张建 医师 朝阳县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滴虫阴道炎,盆腔积液卵巢囊肿,子宫脱垂更年期综合征...
已帮助用户: 12895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影响不大,不用担心建议你放松心情不要有压力多喝热水祝你身体健康
有用0
相关问答

孩子最近由于出去外面玩受凉了,而且出现呕吐现象,是腹部受凉刺激导致的胃炎。一般伴有腹痛,甚至腹泻等症状,需要及时治疗。建议注意腹部保暖,可以用暖宝暖腹部,吃相关药品止吐,最近宜清淡饮食,忌辛辣生冷食物。注意休息。暂时不要吃零食。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牙齿患龋齿,服用任何药物都无济于事。
因为龋齿会影响患者口腔内细菌以及食物残渣的分解和消化,导致牙菌斑增加,进而使得患龋率提高。龋齿形成后,服药不能制止龋齿进展,而龋齿服药并不能使牙齿形态复原。如果在龋齿还没有完全形成之前就开始了,那么很可能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口腔问题,对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龋齿一发生,应立即进行龋齿补牙处理,而不是服用所谓消炎药或别的药。如果龋齿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就会导致牙周疾病以及牙周病等多种口腔疾患的发生,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全身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龋齿的形成,请来口腔科看,医生补龋齿,龋齿补牙时间越早,补牙效果越明显,而所需时间,所需成本均较低,结果亦较理想。因此,在龋齿形成后,适时进行补牙,是治疗龋齿的正确态度,而非以服药为手段。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产妇感冒可以吃蒲地蓝,板蓝根等药品。
正常情况下,产妇在分娩后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会有所下降,这时受凉或受到感染等就容易发生感冒,就可以使用药物来治疗,但是需要正确的选择感冒药,比如不使用氨基比林类的西药抗感冒,使用蒲地蓝,板蓝根等中药抗感冒等。
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睡眠充足,清淡饮食,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HPV一般是指人乳头瘤病毒,可以吃增强免疫力的药。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若是出现该病毒感染时,患者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胸腺肽肠溶片、转移因子胶囊等,可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
除此之外,患者还需做好患处护理,避免病情加重。

王晓彦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天坛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皮炎湿疹、荨麻疹、痤疮、银屑病、玫瑰糠疹、多形红斑、光敏性皮炎、虫咬皮炎、色素异常性疾病、药疹、结缔组织病及性病的诊治。擅长各种皮肤肿瘤的病理诊断。

一般情况下,可以吃以下药物治疗胃炎。
1、可以选择抑酸药物,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2、可以选择黏膜保护剂,一种抑酸药、两种抗生素、一种黏膜保护剂。
3、可以使用吗丁啉、莫沙必利等进行治疗。酶剂帮助消化,铋剂、胶体果胶铋等黏膜保护剂促进黏膜愈合。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不吃具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还需避免过冷、过热的饮食。

曹键副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甲状腺结节、疝、胆囊结石等)、胃肠道肿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腹腔镜微创手术等。

一般情况下,做完支架,患者可以吃以下几种药:
1.可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凝集治疗。
2.他汀类药物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能起到调节血脂、稳定斑块的作用。
3.可以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
4.也可以通过服用曲美他嗪来提高心肌细胞的氧利用率。
5.同时可以服用美托洛尔等药物来控制心率,降低心脏耗氧。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