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33周,肚子痛,会是胎盘早剥吗?

会员115411302 26岁 已回复
怀孕33周,连续两天肚子痛了,没有出血,昨天上午去医院照彩超了,没有什么问题,可今天肚子还痛,会是胎盘早剥吗?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刘泽群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阴道炎、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宫外孕、产前诊断等
已帮助用户: 167058
指导意见:你好,从你的描述看,目前怀孕后期,存在腹痛可能是胎动导致的,不过如果超声检查胎盘没有问题那不存在胎盘早剥的。
有用0
吴昆鹏 主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29382
患者晚期妊娠,出现腹痛两天,一天前检查未见异常。结合检查结果,一般认为胎盘早剥的可能不大。
有用0
关注
张小丽 副主任医师 古交矿区总医院西曲分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急性子宫内膜炎,妊娠合并糖尿病,早产,子宫肌瘤,急...
已帮助用户: 41909
指导意见:你好。从你的描述看,做过盆腔超声检查,应该是没有胎盘早剥。可能是先兆早产的表现。也可能是胃肠不适的表现。建议观察,疼痛严重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祝好孕。
有用0
关注
王继琴 怀来县中医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子宫肌瘤
已帮助用户: 24776
指导意见:您好,怀孕33周出现腹痛现象,不一定就是胎盘早搏,有可能是早产或者其他的疾病,建议您还是要到医院去检查一下
有用0
相关问答

胎盘早剥是孕期严重的并发症,对于母体和胎儿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怀孕期间需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重点预防胎盘早剥。
1、需要让羊水量保持在正常范围以内。羊水量过多时容易在胎膜早破时出现胎盘早剥的情况。
2、要重点治疗原发疾病。例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
3、应该注意在孕期保持适当的活动量,但是也要保护腹部不受到外力的撞击,这样才能够预防胎盘早剥。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卵巢早衰不会导致怀孕胎盘早剥。
卵巢早衰为40岁以下妇女卵巢功能减退,查激素六项,将发现促黄体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数值已大于20。对卵巢早衰妇女若促排卵妊娠,妊娠后不因卵巢早衰引起胎盘早剥。其原因在于卵巢早衰,即卵巢功能提早衰退,且与妊娠后胎盘早剥无直接联系,引起胎盘早剥的常见原因是强烈外力撞击引起子宫收缩所致,因而造成胎盘的过早脱落。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妊娠过程中由于药物等因素导致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进而引发了子宫内膜炎或者坏死。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妇产科超声

如果是胎盘早剥2年,就能再次妊娠。
上一次妊娠出现了胎盘早剥,并不是说第二次妊娠就是胎盘早剥。胎盘早剥已有2年之久,在调息后,孕妇的子宫内膜及宫壁均已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若排除了前一次的胎盘早剥,这一次可以预防。如果不能消除以前的影响,就会导致早产的概率增加。不管是哪种,都要在妊娠之前做好孕期的全面的体检,一旦出现问题,应尽早就诊,尽早进行治疗,避免出现早期的胎盘早剥。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胎盘早剥整两年应该是可以怀孕的。
孕妇出现胎盘早剥后,如果月经周期规律,并且身体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一般是可以怀孕的。容易导致孕妇出现胎盘早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孕妇存在全身血管病变,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都会导致孕妇出现胎盘早剥的情况。如果孕妇出现胎盘早剥的情况,并且无法及时结束分娩,就需要立即进行剖宫产,以此来避免出现更大的损伤。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胎盘早剥是一个比较危险的疾病,还有可能会出现面积增大,如果现在是在怀孕中期,那么尽早终止妊娠,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如果是在怀孕晚期,应该警惕胎儿有缺氧的情况。所以现在终止妊娠以后,胎儿进保温箱。孕妇是尽早剖宫产相对来说安全系数比较大。

周敬伟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红斑狼疮,皮肌炎,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痤疮

怀孕七个月走路时媳妇疼痛肯能是子宫变大、胎盘早剥、先兆早产导致的,具体表现如下:
1、随着孕周的增大,子宫变大阻碍静脉回流,一些经产妇韧带松弛则会出现下腹疼痛。建议卧床休息基本能够缓解,不必过于担心。
2、下腹持续性疼痛并且加重,可能是胎盘早剥。
3、若疼痛是阵发性的疼通,疼痛时间短,大便通畅,可能是先兆早产。
如果怀孕28周以后下腹持续性疼痛,休息后没有得到缓解,建议到医院检查治疗。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