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的小宝宝小便黄

会员116594109 21天 已回复
刚出去20的小宝宝小便发黄,也不怎么睡觉,一天要吃很多吃奶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韩晓媛 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小儿感冒,小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已帮助用户: 13176
指导意见:你好宝妈!宝宝尿量多的话就没有问题,如果宝宝是吃奶粉的话一天400-600ml奶就够了。
有用0
关注
姜波 护师 朝阳市中心医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小儿厌食,营养缺乏症,维生素营养...
已帮助用户: 15257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宝宝的症状小便发黄,是喝水少。尿脓缩,多喝水,祝宝宝健康快乐。
有用0
魏威胜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医院皮肤科 二级
擅长:皮肤病:扁平疣,寻常疣,丝状疣,血管瘤,老年斑,痣...
已帮助用户: 85562
你这个情况,定期观察即可,注意饮食及休息,不用担心.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情况下,婴儿的发色主要是由于下列因素引起的,具体内容如下:
1.首先是基因方面,婴儿的基因主要取决于身高、体重、容貌等,而有的人则会因为体内的黑色素含量较低而略显枯萎。
2.缺乏养分。由于孩子的膳食比较不平衡,多吃糖、脂肪、酸性物质等会引起发色。
3.婴儿的洗发水器具不正确,或用香皂洗发会引起婴儿的发色。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儿童正常的尿液大多数为淡黄色液体,如果尿液变黄,可能是生理性尿黄,或者病理性尿黄。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对症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性尿黄:儿童出现尿黄是一种典型的上火症状,儿童新陈代谢较快,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较少,消化酶活性较低,无法承受食物中物质和量的变化,容易导致“内热”。
2.病理性尿黄:此类病因如尿路感染、肝胆等疾病都可以出现尿黄的症状,建议及时就诊,化验尿液。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宝宝退烧后哭闹是因为生病后身体没有恢复。
宝宝不舒服时特别粘人,喜欢撒娇,很依赖人,想让大人抱着,要安全感,情绪太稳定,要人顺从,要尽量转移宝宝注意力,如陪她玩耍,让他脱离生病的情绪。退烧注意饮食,开始胃口不好,要注意补充营养,宝宝大病初愈,给他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尽量软,吃蔬菜、水果,补充丰富的维生素,不给宝宝吃油腻和糖分高的食物,给孩子吃喜欢的食物。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宝宝吐奶可能是生理性的,一般没有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多与宝宝的生理解剖结构有关系,一般不需要进行处理,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具体内容如下:
1.胃食管反流,小宝宝吐奶可能是胃食管反流,刺激引起的症状,一般多见于早产宝宝,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吃点促胃肠蠕动药;
2.先天性幽门梗阻,小宝宝吐奶可能是先天幽门梗阻,导致食物无法通过肠道,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3.胃肠炎,宝宝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吃点抗生素进行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婴儿打嗝是因为在哺乳过程中,吸入了太多的气体而导致的胃胀气。在孩子喝饱后,可以用手扶着孩子的后背,这样可以促进孩子的排便,减轻孩子的打嗝感。给孩子喝一些温水,也可以做一些娱乐的事情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以缓解孩子打嗝的情况。小宝宝打嗝的问题十分严重时,可以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健脾养儿颗粒或者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等药物缓解症状。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宝宝肠套叠的症状如下:
婴幼儿肠套叠的表现是腹痛、腹部蜡样包块、便血,一般6个月至2岁的儿童,表现为哭闹、腹部膨隆、拒奶等,两段肠管重叠,可在腹部触摸到腊肠样的包块。如果小儿出现呕吐、拒奶、腹部膨隆等情况,父母要立即送孩子到医院进行腹部b超检查,帮助确诊肠套叠。在婴幼儿的早期,可以通过空气灌肠和水灌肠来恢复肠道的功能。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插入到另外一段肠管中,造成肠道内容物不能通过。肠套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宝宝的肠道蠕动不正常,如果添加了辅食,会造成肠套叠。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