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结节性肝硬化必须进行治疗,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延缓硬化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要定期复查肝功,超声肝脏检查,观察结节变化,一般三个月查一次超声。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和胃肠出血等倾向,肝硬变漱口时或在平时,容易出现牙齿出血,还容易出现鼻出血。也可发现皮肤摩擦处有出血点或瘀斑,有的表现为外伤时出血难以止住。
肝硬化病人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肝功能明显异常、合并有肝硬化并发症时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而在肝硬化稳定期,则应动静结合,培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打拳、舞剑、慢跑、散步、登山等都不失为有益的活动方式,但均以不引起疲乏感为原则,切忌急于求成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结节性肝硬化是肝硬化的类型之一,引起结节性肝硬化的原因有很多,如:肝炎病毒,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酒精因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细胞损害,发生脂肪变性、坏死、肝脏纤维化,严重者发生肝硬化。胆汁淤积,长期慢性胆汁淤积,导致肝细胞炎症及胆小管反应,甚至出现坏死,形成胆汁性肝硬变。
肝硬化的产生有不同病因的,因此中医的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施治方法往往成为结节性肝硬化主要的治疗方式,施治可分七型,气滞湿阻、气滞血瘀、湿热蕴结、寒湿困脾、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