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会出现燥热,睡眠不好,通常是阴虚阳亢的现象。有几种方法可以缓解:
1、清热:阴虚为虚热,内治法可用清热虚热的药物治疗,如生地黄、麦冬、地骨皮等,可泡水或直接煎服入药。外治法可以通过刮相应的穴位,心火的话刮心俞,肝火的话刮肝俞,胆火的话刮胆俞,胃火的话刮舒威,起到调解燥热失眠的作用;
2、养阴:建议可以用能补养阴的药物来对抗,达到高水平的阴阳平衡。如服用白质地黄丸或天王补心丸,可滋补肾阴,去心火或虚火缓解失眠燥热的症状。
艾灸需要避免烫伤,注意距离皮肤三厘米以上,不敏感,可以将手放在皮肤上感受温度,以防烫伤皮肤,一般艾灸后会出现皮肤红晕的情况,如果水泡小一点的,不能管它。大可以穿刺消毒,防止感染。
建议患者不要在拔牙后立刻艾灸,可以在7天后艾灸。
艾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来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进而调节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如果患者拔了牙,由于局部存在伤口,通常建议患者不要立刻艾灸。因为艾灸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可能会导致拔牙后留下的伤口,出现流血的情况,不利于伤口的复原,因此患者要避免这种情况,可以等待7天左右,此时伤口通常已恢复较好,身体可以进行艾灸。
艾灸,成一种传统的中医理疗方式,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身体当中的很多问题,并且也可以帮助人们疏通经络,排湿去毒。刚做完艾灸,不建议进行洗澡,容易引起细菌感染或感冒症状的发生。刚做完艾灸建议隔日在做完,应注意休息。
一般情况下,艾灸起泡了不能艾灸。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艾灸期间如果身体起水泡,建议立即停止艾灸,主要是因为身体出现水泡是不正常的,严重时会化脓,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加重病情。身体出现起泡可能是因为体内湿气、寒气比较重,如果身体上的泡比较小,暂停艾灸后会自行消失;如果身上的水泡比较大,可以用无菌注射器吸干,也可以用艾灰进行治疗,注意不要沾水,以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