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早7.30收缩压130.舒张压80.晚7.30.收缩压1...

会员11281785 65 已回复
现.早7.30收缩压130.舒张压80.晚7.30.收缩压150至190之间.舒张压80.心率每分钟80经住院冶疗未见明显好转.请问专家如何治疗?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一个月前.收缩压200.舒张压100.舌麻.心紧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门诊冶疗无效.转住院冶疗效果不明显.期间做cT检查左侧肾上腺稍增粗.心脏彩超左房增大.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安均无异常.现门诊服药:盐酸多塞平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苯磺酦左旋氨氯地平片.通心络胶襄.每周仍有一至二天收缩压190.舒张压80.心率每分钟80次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1.还该做哪些检査.2有何治疗方案.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周奇珍 护士 宁海胡方斗骨伤医院内科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11118
病情分析: 你好,考虑为高血压,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目前是无法根治的,这个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建议继续监测血压和服用药物稳定血压,降压药一般有尼群地平、卡托普利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在当地医生指导下口服降压平稳的药物治疗,低盐饮食,低脂肪 饮食.一定要禁烟 ,酒,避免情绪激动,服药要坚持.
意见建议:建议药物控制好血压
有用0
相关问答

130mmHg/75mmHg的正常值。
成人的血压在90~140mmHg之间,舒张压在60~89mmHg之间,而130mmHg/75mmHg的收缩压、舒张压在130mmHg/75mmHg之间,是比较好的。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佳,所以平时要多吃一些低盐低脂的食物,多吃白菜、萝卜、苹果等新鲜的蔬菜、水果;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多休息,不要过于疲劳;还可以通过慢跑、登山、骑自行车等锻炼身体,防止血压升高。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收缩压是指当心脏在收缩时,将血液从心脏中抽离出来,在血管壁上形成的舒张压,就是在心脏舒张时,血液回流到血管壁上。通过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可以判断病人的血压,并对其心功能进行评价。血压升高或过低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血压偏高的病人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改善,如果出现血压过高的情况,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收缩压、舒张压的分析如下:
血压的测量分为两种,一种是收缩压,另一种是舒张压。当心脏收缩时,外周动脉的压力就会体现出来,而舒张压则是当心脏处于放松状态时,周围的血管会产生的压力。血压正常情况下,收缩压低于140mmHg,舒张压低于90mmHg,也就是说,当收缩压、舒张压同时达到140mmHg或90mmHg时,就会出现高血压。所以测量血压有两个数值,即舒张压和高压。建议血压降低的比较理想,140/90mmHg是确诊高血压的标准,最好是130/80mmHg。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收缩压是临床上所说的高压,而舒张压就是通常所说的低压。
心脏收缩时产生的压力是收缩压,心脏舒张时产生的压力是舒张压。正常血压范围是为静息时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非同一天3次测量收缩压大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需注意的是,运动、心脑血管疾病常会导致血压升高。检测该数值时,还需排出其他影响。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收缩压正常舒张压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护理等方式来改善,具体内容如下:
收缩压正常但舒张压高的病人,推荐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二受体阻断剂,替米沙坦、贝那普利等是典型的降压药物。另外,还可以选择服用β受体阻断剂,这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案,比如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同时要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保持血压的稳定。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舒张压收缩压高要注意生活调理和服用药物治疗。
舒张压和收缩压高的病人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吃太多的辛辣刺激性的食品。要有一定的生活习惯,不要太晚,不要过度的工作。可以多做运动锻炼身体,比如散步、太极拳等。戒烟戒酒。需要服用一些降压剂,比如培哚普利、贝那普利、厄贝沙坦。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