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高血压,胸痹,吃药血压控制在95-120,近几天常感到左...

会员823511 43 已回复
我患高血压,胸痹,吃药血压控制在95-120,近几天常感到左臂,左腿,左手指,左脚趾有些发麻。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范增军 医师 河北邢台贺营医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病,对消化、呼吸、两性生活、生殖...
已帮助用户: 247495
你好建议你到医院查明原因,可以做ct检查排除轻度得栓子,ze你说的这情况可能是颈椎方面的问题的,具体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一下,确诊后再考虑治疗是比较好的。
有用0
关注
刘业生 医师 铁力市桃山镇振兴社区卫生服务站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胃炎
已帮助用户: 304151
你好:这个情况必须进行x血脂的检查看。不排除存在高血脂可能。
有用0
相关问答

高血压属于慢性病,如果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就会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心衰、脑出血、肾衰竭等。血压最高达180,属于3级高血压,不能不吃药,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长期口服降压药。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血压右臂高、左臂正常是不是高血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血压高于140/90mmHg,而左手血压偏高,属于高血压。如果病人的右臂血压上升,且在同一天内连续三次血压测定,收缩压大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则属于高血压。因为左右手臂和心脏之间的距离,以及血管的厚度,都会导致血压的变化。日常生活中,要根据血压高的那一面来判断血压。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患者要长期服药。
治疗期间不能随意停药,要有规律的使用降血压药物。平时要多吃一些低盐低脂的食物,多喝一些蔬菜和水果,多运动,要多休息,要有规律的作息,要有充足的睡眠,不要过度的精神紧张,尽量让自己的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高血压会对肾脏造成损害,会导致心脏病、脑动脉血管硬化,从而导致高血压,出现眩晕、头疼等情况,所以高血压患者要选择一种长期使用的药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不可能得到根治,故高血压者,提示应长期定期使用降压药物,以防治高血压。对于已经有了严重高血压病的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和运动相结合。常用降压药物,其中有利尿剂和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β受体阻滞剂等。对于一些有症状但不需要服药的患者,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则不用考虑是否进行降压药的选择。对于多数没有并发症或合并症者,可单独或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噻嗪类利尿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入手,逐渐增加剂量。对于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或合并其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最好采用降压药和抗心律失常药同时应用,这样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
此外,应该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属于心内科,一般血压大于140/90mmHg就能够诊断为高血压。如果血压持续性升高不给予治疗,很容易出现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继发性肺动脉高压、脑出血、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梗塞等疾病,所以如果诊断为高血压以后,一定要及时服用降压药物。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的群体是不同的,年龄不同,所伴病情也不同,对高血压的控制要求亦不尽然。因此,对不同类型的高血压病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
通常,收缩压被限制在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以90毫米汞柱为宜。这就可以保证患者不会因为血压过高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了,所以说对血压进行合理有效地控制非常重要。但若将心,脑并拢、肾和视网膜病变,对血压控制有较苛刻的要求,通常要求收缩压保持在130毫米汞柱以下,舒张压以80毫米汞柱为宜。如果患有心脏病或者糖尿病等并发症,那么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就没有很好的把握了,所以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降压药物。此外,一些老年患者,特别是并发脑血管病者,例如,年龄在70岁以上,80岁以下,此状况对老年人病人血压控制,若无脑血管病病史,收缩压均推荐在140~150毫米汞柱之间。因为高血压对大脑有着严重的伤害,所以一定要注意降压治疗的方式和方法。如果年龄超过80岁,兼有脑血管病,把收缩压限制在150毫米汞柱上下,力求不大于160毫米汞柱。高血压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减少血管壁上细胞对血脂的吸收和利用,从而起到降压作用。但若把血压控制得过低,很可能造成脑环路的缺失,加重脑缺血诱发较严重脑血管疾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