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需要在第一天接种第一针,第二针在30天内打第二针,180天打第三针。
现在普遍认为三次乙肝疫苗能够促进人体的免疫,从而降低乙肝病毒的感染几率,降低母亲的垂直传播的危险。不过,接种了乙型肝炎疫苗并不意味着就能得到保护的抗体,而保护性抗体的生成与自身的免疫力有关,因此需要在一周岁左右做一次血液检测,检测到乙肝两对半,以确定是否得到了保护的抗体,如果乙肝表面抗体为阴性则需要进一步接种。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早产儿肺出血比较严重。具体分析如下:
新生儿早产儿与足月儿相比,由于器官的发育不够完善,同时伴有肺出血,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造成肺部疾病加重,治疗难度较大。新生儿早产儿凝血机制差,凝血因子低,肺出血量高。新生儿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被传染。因此新生儿早产儿肺出血比较严重。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时间为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次,然后分别在1月龄、6月龄的时候再次接种,共3次。乙肝疫苗接种同样有一定的禁忌证,如携带乙肝病毒、对疫苗的成分过敏、患有神经系统疾病、重度营养不良、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禁止接种乙肝疫苗。
在怀孕37周以下分娩的宝宝属于是早产儿,在怀孕37周以上的时间分娩的宝宝是属于足月儿。在怀孕有38周的时间生产的宝宝不算是早产儿,已经是足月儿了。这种时候胎儿生出来适应外界的能力已经具备了,在抵抗力方面也比早产儿成熟了。
结果表明,单用HBV抗体为阴性的儿童,不能有效地防止其它儿童的横向传染,只能通过普通接种来达到良好的预防作用。接种乙肝病毒的免疫覆盖率和免疫覆盖率是成正比的,接种范围和比率都会提高。
所以,开展乙肝疫苗免疫是减少乙肝感染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防止乙肝感染的最佳途径。结果表明,要实现团体免疫,需要95%的接种覆盖率,才能实现目标的70.8%,而75%的接种覆盖率只有57.3%,低于75%的接种比例就会降低。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常规的乙肝疫苗注射是016方案。
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要及时的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如果出生24小时之后这种乙肝疫苗会影响到疫苗的预防效果。一个月和六个月的时候分别再注射后面的两针。若母亲是乙肝感染者,出生婴幼儿是低产儿、低体重儿在出生后更要加强一针,需分别在0、1、2、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