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提问

您好,我肩周炎,腰疼,心绞痛,

会员178132044 51岁 悬赏10元 已回复
您好,我肩周炎,腰疼,心绞痛,血稠。有朋友给了我一个中药方请问一下这个方子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需要改变的请帮我改一下,是否有相克的请帮我的找一下我不懂中医谢谢您。生白术30克、制附子t5克、生姜18克、大枣3枚、川芎10克、肉桂5克、淫羊藿5克、首乌10克、红花15克、当归身10克、黄芪5克、葛根10克。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磊 主治医师 燕郊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擅长各种癌症鉴别诊断,成人实体瘤的治疗,以及外科整...
已帮助用户: 106079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说的生白术30克、制附子t5克、生姜18克,是活血化瘀的,对改善血脂稠是有好处的
指导建议:可以服用降脂药如辛伐他丁、血脂康等、瑞舒伐他汀钙等,定期去医院复查。平时饮食清淡,少吃动物内脏、蛋类、动物油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适当锻炼,控制体重。
有用0
相关问答

心绞痛严重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休克、猝死等。
心绞痛是一种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缺氧所致。在心绞痛发作的时候,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多休息的方法来缓解。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低盐、低脂、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
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要多做运动,定期复查。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心绞痛可以缓解,但不能治愈,具体分析如下:
心绞痛是一种临床症状,它的症状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脏出现短暂的短暂缺血性和缺氧。它是一种冠心病,它是一种慢性的病变,可以用最好的药物来减缓病情的进展,控制症状,改善心脏功能,但是无法根治。在临床上提倡积极防治,控制危险因素,延缓病情进展,防止反复发作的心绞痛,导致心脏缺血程度逐步增加,从而导致患者的生存品质,严重的发生心肌梗塞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绞痛在家一般可以适当休息、药物治疗等方式来急救。
1.适当休息:在家发生心绞痛时,第一步是要马上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心绞痛的病人在休息后,会降低心肌的氧气消耗,从而减轻心肌的缺血性,从而减轻心绞痛的痛苦。
2.药物治疗:在休息后仍无法减轻的情况下,可以口服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这种药能促进血管的充盈,并能促进血管的充盈,降低心脏的回收率,对心脏的缺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一般在2-5分钟左右就能明显改善。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绞痛患者的饮食要限制钠盐的摄入。
心绞痛病人平时除进行科学有效地治疗外,生活饮食中还应重视调理,包括通常必须限制钠盐摄取,尽量吃得清淡,食盐的日摄入量应保持在5克内,就好像是些腌咸菜一样、咸鸡蛋和部分加工罐头、火腿肠这几样还是不吃的好。另外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再次是重视,尽可能多食用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纤维素含量相对较高食品,比如一些鲜菜,水果和豆类等、豆制品这几种较为适宜,而对平时较为油腻的人,也有些含脂肪较高,肥肉较少,这些还是少吃多餐的好,尽可能多吃瘦肉,鱼肉和鸡肉。另外就是在饮食方面还需要进行合理搭配,不能只追求量而忽视质,尤其是对于一些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绞痛不是一种遗传病,并不会遗传的。
不过,心绞痛是一种很常见的冠心病,至今还没有发现病因,主要与基因、年龄、性别有关。有家族史的人,很明显,他们的子孙后代,会有更高的冠心病和心绞痛。男性患者的发病率比女性患者要高。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多种危险因素,冠心病、心绞痛等。大量吸烟,喝酒,不锻炼。
另外,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等都有可能发生。但冠心病、心绞痛是遗传性疾病,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冠心病、心绞痛是遗传性的,因此并不会遗传,只说有家族史的人会有这种遗传倾向,但并不是传统的遗传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心绞痛一般发生在胸骨的中段或上部,然后再累及心前区或者心前区,其面积约为巴掌,有时还会延伸到胸部。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等。具体分析如下:
心绞痛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消心痛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饮食上的均衡,要做到以清淡的营养为主,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品,要有一个好的心情,不要有过于激动的心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