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栓应该注意些什么

会员1092031 19 已回复
你好!我儿子今年19岁,上月突然发病,右手臂无知觉,手指呈紫色,无脉搏。通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患病的手臂已能活动,只是手指有些凉,现在已经停止输液,停两天后他感觉手臂仍有些麻木。很想向您咨询一下,孩子现在这种情况还能重新给药吗?长期注射扩张血管和溶栓的药物,会不会对孩子以后的健康有影响,如果有,以后应该怎么办?有什么更好的治疗方法吗?这种病能根治吗?以后应该注意一些什么?盼望您的回音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高国静 医师 威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 二级
擅长: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糜烂,痛经
已帮助用户: 340253
指导意见:应具备通畅的动脉流人道和流出道,吻合口应有适当口径,尽可能远离动脉粥样硬化病灶.既然当地医生这么说,那么建议你到医院去检查下。
有用0
邢晓杰 主治医师
擅长:内科传染科老年病以及其他学科
已帮助用户: 22891
注意休息,禁忌辛辣食物 。具体治疗由当地医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
有用0
医生会员
擅长:
脑血栓形成的病人大多肥胖、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等,这些异常都是造成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除了服用相应的药物治疗以外,饮食调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1.首先,肥胖的病人应限制主食的摄入量,将体重降至正常或接近标准体重。一般控制在每天300克左右的主食量。如病人吃不饱可用蔬菜、豆制品补充,尽量养成吃八成饱的习惯。
2.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如肥肉、肥肠、肚,因这些食品含有很高的胆固醇及饱和的脂肪酸,容易加重动脉硬化。
3.多吃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鸭(最好是野生的柴鸡)、鱼类、蛋类(蛋黄应少吃)、豆制品,少吃猪、牛、羊肉,且以瘦肉为好。
4.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西红柿、山楂等;富含维生素B6的豆制品、乳类、蛋类;富含维生素E的绿叶蔬菜、豆类等。
5.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咸,最好不吃咸菜。因为吃得过咸,容易引起高血压。
6.多吃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芹菜、粗粮等,增加胃肠蠕动,避免大便干燥。有便秘的病人应多喝水,这样即可促进排便,又由于小便的增加,对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有益。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颈动脉血栓是严重的,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患者出现了颈动脉血栓,可能会导致患者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如果血栓出现了脱落的情况,甚至可能引起脑梗死,因此,颈动脉血栓比较严重。患者应及时就诊,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可以选择支架治疗。此外,患者应注意日常护理,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整,也要保证充足的休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血栓是血液里的一些成分发生聚集、形成团块、影响血流的流动,甚至堵塞血管。临床上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两种。动脉血栓大多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斑块破溃,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而导致血小板聚集粘附形成血栓,造成管腔狭窄或急性堵塞。动脉血栓以白血栓为主,主要成分是血小板和少量的纤维蛋白,治疗主要为抗血小板聚集及调节血脂、稳定斑块。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肠动脉血栓是很严重的一个疾病,会导致肠系膜动脉缺血坏死,从而引起供应肠子都成缺血坏死,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并且采用抗凝治疗的方式,也可以进行介入手术,查看肠系膜栓塞的部位。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下肢动脉血栓指的就是下肢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血栓,具体内容如下:
下肢动脉血栓是由动脉硬化引起的。由于下肢动脉的硬化会造成管腔的狭窄,从而影响到血液的流通,从而在此区域出现凝块,也有可能是由于大血管内的血栓而造成的。患者会表现为下肢缺血加重,表现为心跳搏动停止、皮肤苍白、疼痛、感觉异常、麻痹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偏瘫肢体康复锻炼是一个慢性恢复过程,需要及时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对症治疗,中风会引起局部的神经细胞、脑细胞死亡,神经的传导通路切断了就会出现半身肢体失去知觉,主要的预防措施有稳定血压、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通常来说,无法比较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哪个严重。
如果血栓位于静脉血管的主干,如股静脉、腘静脉等,可能会因为血栓脱落,而造成急性肺栓塞,出现猝死等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此时静脉血栓比动脉血栓严重。
如果动脉血栓位于动脉的主干,如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堵塞,可能会引起全小肠和升结肠坏死,甚至导致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此时动脉血栓更加严重。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