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10算不算高

会员13275165 已回复
血糖10算不算高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血糖10毫摩尔/升是否高取决于血糖是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还是随机血糖。
如果空腹血糖超过8.2毫摩尔/升,则可认为糖尿病,因为正常血糖水平不应超过6.0毫摩尔/升,如果超过7.0毫摩尔/升,则有必要认为是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会出现口干、多饮、多尿和消瘦的症状。如果是餐后血糖或随机血糖,7.8毫摩尔/升是正常餐后或随机血糖范围,而超过11.1毫摩尔/升是诊断为糖尿病的餐后2小时血糖或随机血糖范围。葡萄糖耐量受损应被视为介于7.8和11.1毫摩尔/升之间。
建议控制饮食,增加锻炼。随机血糖为10.0mol/l,再次检查空腹血糖以进一步确认诊断。
有用0
相关问答

血糖10毫摩尔/升是否高取决于血糖是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还是随机血糖。
如果空腹血糖超过8.2毫摩尔/升,则可认为糖尿病,因为正常血糖水平不应超过6.0毫摩尔/升,如果超过7.0毫摩尔/升,则有必要认为是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会出现口干、多饮、多尿和消瘦的症状。如果是餐后血糖或随机血糖,7.8毫摩尔/升是正常餐后或随机血糖范围,而超过11.1毫摩尔/升是诊断为糖尿病的餐后2小时血糖或随机血糖范围。葡萄糖耐量受损应被视为介于7.8和11.1毫摩尔/升之间。
建议控制饮食,增加锻炼。随机血糖为10.0mol/l,再次检查空腹血糖以进一步确认诊断。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血糖水平是每升5.2毫摩尔是正常的。
正常人空腹或饭后血糖为5.2毫克/升。高血压、肥胖、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等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自己的血糖,从而将血糖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积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孕妇的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1-5.1mol/l,孕妇的空腹血糖为5.2mol/l,因此需要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试验以进一步明确糖尿病的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容易导致巨大儿、畸形、早产、流产等症状。应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使孕妇空腹血糖保持在5.1mol/l以下,并定期检查胎儿发育情况。
不论是正常人还是孕妇都需要注意不要过多食用甜腻的食物,多加运动,尽可能避免血糖升高造成糖尿病。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血糖5.9不是高风险。
血糖5.9毫克/升是否正常,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如果患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为5.9毫克/升,这意味着空腹血糖受损,但血糖也在正常范围内,需要适当的干预,如控制饮食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果餐后血糖为5.9毫克/升,这是属于正常。在糖尿病的情况下,空腹血糖为5.9毫克/升或餐后血糖为5.9毫克/升是属于正常。然而,如果老年糖尿病患者或患有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为5.9毫摩尔,则需要进行调整。
血糖正常的患者也要注意饮食,不要吃太多甜食和油腻的食物。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体育活动少,容易患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有人建议你应该多锻炼,多吃水果和蔬菜,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应该少吃。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是有一些偏高的,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排除糖尿病的可能,然后再多症治疗。可以进行观察减少糖分的摄入,包括西瓜香瓜一些含糖角度的水果,同时多测量几次血糖,如果还是高于正常值,那可能就是糖尿病了。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血糖11.1太高了。要控制饮食,控制总热量:控制饮食特别是肉类、脂肪类等含热量较高的食品的综合控制,使每天摄取的热量保持在适宜的水平,以满意控制血糖和体重。合理安排各种营养成分,避免那种粮食越吃越少,而肉类和脂肪越来越多的倾向。少量多餐,应做到一天不少于3餐,一餐不多于2两的进食方法,每天进主食超过6两者,宁可多吃几餐,也不要每顿吃得太多。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高血压诊断的标准,如果高血压是收缩压超过140mmHg、舒张压超过90mmHg,那么可以确诊为1级。
若病人血压处于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10mmHg可确诊高血压二级。高血压患者测血压时收缩压为140mmHg时称为临界高血压,此时尚不能说肯定确诊为高血压。
想要诊断高血压,先要连续三天同一时间测血压,若收缩压均超过140mmHg时,基本可认定高血压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