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体积是血常规的指标。如果血小板体积低,但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正常,通常没有临床意义,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血小板体积低,伴有血小板计数低等异常,考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最常见的疾病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这种疾病通常需要用环孢素治疗,甚至需要骨髓移植。急性白血病患者,或接受白血病放疗和化疗的患者,也可能有低血小板体积。在这种情况下,白血病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脾功能亢进患者血小板量低,必要时应行脾切除术。此外,部分HIV感染者或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也可能出现血小板量低的情况,需要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血小板压积就是外周血中血小板容积占全部血液容积的百分比。血小板压积偏低的处理需要看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如果说血小板压积略偏低,但血小板数量正常,而且没有明显出血症状,不需要处理。如果血小板压积偏低,同时伴有血小板数量的减少,那么就要相关检查,明确诊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针对性的制定治疗方案。
血小板体积增高多,提示骨髓代偿功能良好。如果血常规中只是单纯的血小板体积偏高,血小板计数是正常的,可以不用特殊处理。如果血小板计数是降低的,往往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有可能在逐渐恢复,可以应用升高血小板的药物治疗如氨肽素等。如果血小板计数是升高的,要注意应用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根据病情,给予降低血小板药物治疗。
血小板偏低就是指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血小板偏低以后,人体发生出血的风险就会加大,血小板数量越低,发生出血的风险也就越大,出血的危险性也越大。所以,血小板偏低以后,首先要明确引起血小板偏低的原因,如果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引起的,就需要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胃泌素偏低的时候,首先就是要明确病因,检查一下胃镜,如果说存在明显的胃炎表现,同时检查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那么就要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等到胃肠粘膜的炎症状态修复,激素水平又可能恢复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