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脓疱病,俗称叫黄水疮,是一种通过接触而传染的一种浅表性的皮肤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已发生水疱、脓疱,以破溃结痂为其特征。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大疱型,或者是非大疱型脓疱疮两种类型。它好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初期时一般是散在的水疱。
主要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半为Ⅱ组71型菌株,其次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也可两种细菌混合感染,极少数由其他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所致。
病人多半是儿童和婴儿。儿童由于解剖生理上的弱点如皮肤细嫩、局部抵抗力差,容易遭受轻微外伤、皮肤易污脏等因素,所以化脓菌容易感染。特别是新生儿皮肤薄???置诨?芪闯浞址⒂??庖吡Φ拖拢↖gG水平低于正常)、神经机能不健全,感染后容易泛发全身,造成集体中流行。成人当患某些使机体抵抗力减低的疾病,机体衰弱时或患瘙痒性皮肤病使皮肤某一部位抵抗力减低时,及各种刺激、皮肤外伤等,治化脓球菌造成可乘之机容易感染。
在家庭或托儿所中,儿童互相密切接触很容易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毛巾、日用品、玩具、衣服等间接传染。
根据损害的临床特点、发病季节、年龄、部位、基本损害为脓疱,脓疱周围有红晕,疱液上清下浊,愈后不留疤痕,传染性强,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脓液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特点,一般不难诊断。
其病理变化,脓疱位于角质层下和粒层之间,疱内有纤维蛋白及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在脓疱内尤其边缘容易发现化脓性球菌,表皮显著的细胞间水肿(海绵形成)及大量中性粒细胞。真皮组织间水肿、血管扩张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传染性脓疱病流行于夏秋季,多半发生于儿童,传染性很强,在家庭之中很容易相互传染,多见于暴露部位。由于感染球菌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主要表现为大疱型脓疱疮。初为散在的鲜红色丘疹或水疱,以后水疱迅速扩展增大、至蚕豆大或更大,疱内液体开始清亮以后混浊变成脓汁形成脓疱,周围有红晕,有时脓疮上部分疱液清澈,下部分因混浊的黄色脓液沉积于疱底部而呈半月形,形成本病的特征,泡壁很薄、松弛易破,破后形成糜烂面,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有时痂下脓液向周围溢出,在原皮损的周围形成新的脓疱,有的排列成环状或链状,称为环状脓疱病,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自觉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由溶血性链球菌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所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脓痂性脓疱病。多发于颜面、口角、口唇、鼻孔、耳部及四肢等暴露部位,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壁薄的水疱,然后迅速发展成脓疱,在脓疱周围有红晕,脓疱破后,脓液干燥,形成蜜黄色厚痂。周围不断有新疹出现,自觉瘙痒,常因搔抓而播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少数患者鼻腔、口腔及舌粘膜亦可受累。重者可伴发淋巴结炎、疖病、丹毒或淋巴管炎等;可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也可诱发急性肾炎,极少数体弱儿童或新生儿患者可引起败血症导致死亡。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脓液中可分离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必要时可做菌型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