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皮损只有鳞屑而无水疱形成及炎症变化,不痒及分布部位的特点,诊断不难。本病多见于青少年,两性发病率相等,好发于平素多汗的病人。多见于春、秋换季时节。突然发于两手掌,偶尔也发于两足跖。两手掌皮下可见针头大之红色小点,自觉瘙痒,继而演变成粟粒大之小水疱,紧接着呈领圈样脱皮。层层剥脱,特别在大小鱼际处、手指掌面末端,大量剥脱。病人撕剥后可露出嫩薄的皮肤,此时出汗减少,双侧对称发生。经剥脱后可完全恢复成正常的皮肤,每于春、秋季又复发。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又成为呈板状出汗不良,是一种发生在掌跖部角质层的浅表性剥脱性皮肤病。表现为掌跖部位多数白色叶状鳞屑,逐渐向四周扩大,对称性分布,类似疱液干涸以后形成的疱膜,但是没有水疱,常伴有多汗。
这种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或者是家族性的因素。所以这种病发病带有一定的家族倾向。它是属于一种角化异常性的皮肤病,一般好发于患者的双侧脚底,有的可能发生在双侧的手掌。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好发于手掌、手指的掌面及足底,每于春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时发生。可自愈,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对比较严重或反复发作导致的疹痒、疼痛、出血,不仅使患者的社交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增加病菌、病毒的接触性感染机会。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又称为板层状出汗不良,是以掌跖部位为主的浅表性的角质层剥脱,早期可以为针尖大的点状剥脱,随着病情发展,皮损面积逐渐扩大,表现为类似干燥的水疱疱壁,可以自然破裂,或用手刺激撕扯剥脱的角质层而呈现出薄纸样的脱屑,剥脱的角质层下方皮肤状态正常,并且不伴有瘙痒等症状。
这是一种掌跖部的角质剥脱性皮肤病。常伴有出汗不良。这个病对称分布,约2-3周后,可以消失,但常复发。到医院皮肤科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自己不要盲目使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