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术后下地的时间并非完全一致,需要根据骨折部位、恢复情况等因素来看。
如果在非负重区发生骨折,只要肿胀稳定,一般在术后就能下床,通常不会影响局部骨骼的恢复。但如果是负重区的骨折,尤其是脚、踝、腿等处,都需要等骨折愈合,待骨痂重新长出来后才能下地活动,通常需要3-4个月的时间。一般要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在恢复期间,患者可以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以恢复肌肉的力量,要避免过早下地,以免导致骨折钢板断裂,避免骨折断端再次移位。
骨折手术后一般需要2-3个月才能进行下地走路。
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合是否积极配合康复训练的治疗,如果属于正向发展的情况下,一般2-3个月就可以下地进行步行情况。如果患者不听从医生的安排,在很早期就进行负重行走的活动,可能会造成内固定物的折断、松动,或是骨折再次移位,不利于骨折的顺利愈合,会造成病程加长的情况,具体下地时间就不能确定。
踝关节骨折术后2-3天即可下地,但是需要扶着拐杖。一般情况下,手术后会在伤口处放置引流管,术后第二天拔掉引流管,然后复查,确认骨折复位是受良好,内固定位置是否良好,然后扶着拐杖下地活动。如果踝关节骨折比较严重,术后伤口愈合不好,出现红肿、渗液、发烧等症状,需要等伤口愈合后再下床。否则脚踝肿胀会加重,还会有伤口感染的风险。
通常来说,腿骨折手术后三个月左右能下地,具体分析如下:
患者的腿部骨折,术后恢复至少要三个月,在复查符合临床愈合标准后,方可正常下床活动。如果患者年纪大了,康复的时间就会长一些。由于患者在骨折后,会出现新的骨痂,通常要三个月以上才能完全恢复,在没有骨痂的情况下,患者过早的下地活动,会导致骨折端的脱位。
小腿骨折手术后大约需要四五个月左右能下地干活。
下肢骨折术后,术区疼痛肿胀严重,需要在病床上进行运动以防止肌肉收缩。通常,手术2个星期后,术区的痛楚和红肿会慢慢消散,可以进行下肢和膝盖的伸展功能训练。术后3~4个月进行X线检查显示骨折的位置比较稳固,可以逐步放弃拐杖,开始进行负重步行,而干活大约需要四五个月左右。
一般情况下,腿骨折手术后通常需要12-14周左右才可以下地走路。
正常情况下,腿骨折手术后,如果患者的内固定比较牢固,且注意护理,并坚持锻炼下肢肌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拐辅助下患肢,不负重的走路,但需要注意下地行走的时间,每次行走15分钟左右,每天6-8次即可。术后4周左右,患者可适当增加行走时间。手术后12-14周左右,患者需要去医院复查,如果骨折完全愈合,通常可以脱拐进行负重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