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面骨折打钢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拔出骨折克氏针。脚面骨折指的是跗骨骨折和跖骨骨折,这两种骨折的类型不同,程度不同。足部的血运一般比上肢要差一些,愈合的速度要慢一些,跗骨骨折一般在8周左右,跖骨骨折在8-12周左右,其中第五跖骨基底骨折由于肌腱牵拉存在分离因素,可能会出现12周内无法愈合的现象。需要患者坐好护理,减少外来因素干扰。
脚面骨折后的消肿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受伤后5到7天是第一个阶段。局部损伤后行石膏外固定,损伤部位瘀血逐渐形成,炎性水肿逐渐加重,局部肿胀明显。一般经过治疗后,肿胀会在5-7天内消失。
第二步是下地负重时,由于重力作用导致静脉回流减慢,再次肿胀,而且肿胀比较明显。肿胀出现后,可以继续抬高脚,通过重力作用减轻局部肿胀,消肿后再下地活动,如此反复,使侧支循环逐渐建立,血管功能得到改善,肿胀也会逐渐消失。
一般情况下,脚面骨折4周—7周左右可以走路,具体内容如下:
脚面骨骨折通常是指足部的跖骨出现了骨折的情况。若在发生脚面骨折后,骨折端没有较为明显的移位,通过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大约在4周左右可以走路。但如果发生脚面骨折后,骨折端的移位较大,就需采取了手术治疗,恢复时间也较长,一般在术后的6-7周左右可以走路。
脚面骨折了多久能走路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判断。
对脚面骨折伤害相对较小的病人,通常骨折断端血运不受明显损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锻炼后,骨折愈合速度会有所加快。因此,在此背景下,骨折的恢复比较迅速,通常在6周左右,骨折断端会比较平稳,便可拄拐渐渐地下地轻负重运动。但对骨折断端损伤较严重者。则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能使骨折愈合,而且也不容易达到理想效果。通常骨折四周至血运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并且这种骨折病人还需要行手术的治疗。因此在对其进行治疗之前应该先检查一下骨折断端是否有感染以及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
脚部骨折打钢钉手术后,只要伤口稳定,没有红肿渗出,一般4-6天就能下地走路了。但是需要拐杖,手术后6周内最好使用双拐。骨折侧肢体不能负重,可使患侧脚悬于地面。第二个6周,可以通过部分负重逐渐增加骨折侧脚的负重,一般在术后3个月左右,骨折初步愈合,3个月后可以改为单拐,患肢逐渐增加负重,直至正常行走。
通常来说,打钢钉骨折要休息一年左右,具体分析如下:
骨折后如果手法复位不能完全恢复,可以采用外科切开、内固定、钢板、钢钉等方式进行内固定,并进行外固定。正常来说,最起码也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痊愈。一年半以后,根据恢复情况,可以将钢钉取出,然后进行二次取钢钉,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手术,术后休息两个星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