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肝源性痢疾与肝病相关,需要通过肝功能的检测来判断肝功能的异常,一般与慢性肝炎相关,肝部机能的变化会导致肝的新陈代谢和排毒的作用,从而导致消化不良,大便次数多、便稀呈粘稠或水状,伴有腹痛、肝部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性腹泻通常与饮食不当、着凉有关,并不会引起肝脏的不适,如果出现了腹泻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尽早治疗有利于身体健康。
一般情况下,腹泻的病因有很多,比如沙门杆菌感染,需要做一些检查来明确病因。
如果是感染性的、非细菌的胃肠炎,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由肠阻塞引起的腹泻,金属和有机磷农药引起的腹泻。代谢型痢疾,糖尿病,维生素缺乏,甲亢等。如果出现肠胃问题,会出现拉肚子等症状。同时也要注意是否属于小肠性或结直型,因为小肠性的疾病多与食物相关,结直肠癌则多与肠的机能相关。
一般情况下,肝源性腹泻是由慢性肝病导致的,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常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具体分析如下:
通常来讲,慢性肝病病人由于肝脏合成功能下降、胆汁分泌减少,就会影响到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如果肝硬化合并腹水时导致肠腔内渗透压增高,肠道内水液增多会引起腹泻。此外,有肝病的时候肠道细菌菌群紊乱、益生菌数量明显减少、肠道通透性增加而发生腹泻。这种腹泻的特点是一天2-3次,甚至一天4-5次,呈稀溏状或稀水样大便,化验检查一般不会见到红细胞、白细胞,很少见有腹痛、发烧,经过口服抗炎止泻药物后效果也欠佳。
长期肝源性腹泻可以通过一般治疗、使用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为了促进病情恢复,建议注意一般治疗,即适当休息,注意调整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进食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有助于缓解症状。
2.使用药物:为了控制病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消炎利胆片、山莨菪碱、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茵陈蒿汤、茵栀黄口服液等。
肝源性腹泻吃什么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肝源性痢疾主要与肝损害、胆汁排出功能紊乱、脂肪消化、吸收不良等因素有关。如果是因为胆囊炎引起的胆汁排出不正常,可以口服鸡骨草胶囊、消炎利胆片等。乙肝、肝硬化合并胆汁功能紊乱时,可以口服鳖甲软肝片和清肝利胆合剂等。乙肝、丙肝引起的肝损害要积极的进行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