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护理措施根据不同情况而不同,急性期以危及生命的一个感染为主,后遗症跟恢复期以预防各种并发症、各种危险因素为主,归类为以下几项:第一个是饮食的护理,脑梗死病人护理,饮食应清淡、低脂、高纤维素食物为主,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第二个是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防止感冒,特别是结核病,第三个是预防褥疮,帮助和维持定时的翻身,适度活动。
脑出血急性期病人应严格的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饱餐,大便用力等诱因,减少探视,保持情绪平稳。监测血压,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若病人出现意识状态改变,及时复查颅脑ct,明确是否存在继发出血。监测血压可以控制在一百六一百毫米汞柱以下。保证病人进食,避免呛咳。勤翻身拍背,促痰咳出。病情稳定,血肿未再扩大时,可以在床上由家属被动活动辨认的具体促进患肢恢复。
脑梗死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早期脑动脉硬化,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逐渐发展在损伤的血管内皮上形成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脑部血运受阻、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头痛。硬化斑块无论是脱落还是逐渐扩大,最终都会堵塞血管,完全中断该区域的脑组织供血,从而出现脑梗死、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症状,所以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是很重要的,好的护理方式才能帮助病情恢复。
脑梗死急性期的护理主要是进行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能防止被栓塞的血管发生逆行性血栓形成和预防复发,同时要治疗原发病,纠正心律失常,针对心脏瓣膜病和引起心内膜病变的相关疾病,进行有效治疗,根除栓子的来源,防止复发。护理上注意让病人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防止栓子脱落再次栓塞,同时由于长期卧床还要注意吞咽功能及口腔的护理,防止吸入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脑梗死血压不能太低,因为血压是维持大脑血供的唯一的手段,一半时血压控制在比平时血压高于10MMHG比较合适。血压的控制主要根据临床,不能太高,没有具体的范围,关键是基础血压,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调整。
急性期治疗,应在发病四小时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在发病6—8小时内去医院进行适当的急性期血管内干预,确定个体化和整体化治疗方案,如果一个梗死灶,范围很小,得到了及时的处理,缺血带就不会影响生活,不会留下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