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正常人来说,24小时室性早搏的次数应该为0,但对于部分更年期、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亚健康人群可能出现偶发的室内早搏,24小时内室性早搏的次数为几十甚至上百个,这也属于正常范围,不一定是心脏病。室性早搏是一种起源于心室水平的异常搏动,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是由心室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激动引起的心脏搏动。
通常情况下,室早总数小于5次/h,或100次/24h算正常。
室早总数超过上述数值说明心脏电活动异常,可能属于病理性情况,不过还应结合临床的资料判断。比如患者本身有器质性心脏基础疾病;或者曾出现过晕厥、黑朦等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为多形性室早、成对室早、短阵室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速,如果急性心梗、QT延长基础上,还出现了RonT现象,多有病理意义,患者应该积极治疗。
一般室性早博每小时小于五次或者每24小时小于100次,都属于正常。如果超过上述数值,说明心脏的活动出现异常,也就是属于病理性的。但是要结合临床判断,看患者本身有没有器质性的心脏病,比如晕厥、眼前发黑,出现快速的心律失常,比如持续性的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等,都可以导致病理性的室性早搏。
正常的情况下,胎心应该每分钟保持在120-160次,超过160次,应当警惕缺氧;如果胎心低于120次,那么就更加危险了,主要是因为宝宝有缺氧的症状。胎儿的心音是胎儿心跳的声音,在怀孕的18-20周之后,孕妇就可以听到胎心的声音,一个双音,像是时钟“滴答”。听胎心的时候,一定要和妈妈的心跳分开,可能第1次怀孕的女性朋友还不知道,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可以用一些仪器,自己在家直接检测胎心。
正常血小板的范围是(100-300)×10^9/L,低于100×10^9/L是血小板减少,高于400×10^9/L是血小板增多。在临床上,血小板减少性的疾病,比血小板增多常见,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老年患者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