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牙周炎初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很容易被忽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
牙龈的炎症表现都是一样的,其次就是牙龈出现了暗红色的肿胀,牙周膜被破坏,牙龈和牙根出现了分离的症状,牙周周围会出现溢脓,牙齿松动、移位,还有一些病人会出现牙周疼痛,甚至会出现全身不适、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等并发症。
牙周炎主要表现为牙周组织红肿、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牙齿移位等。细菌是导致牙周炎的主要因素,同时牙结石和缺损修复体共同作用,引起牙周炎症。牙周炎治疗周期较长,预期效果并不明显,应特别注意初期牙周炎的治疗。当牙龈出现异常出血、牙结石堆积时,应及时就医。
牙周炎和牙龈炎是有区别的,牙龈炎只是牙龈炎,牙周炎不只是牙龈炎,还有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槽骨吸收会导致牙齿松动,最终导致牙齿脱落,牙周炎是由牙石引起的,所以治疗牙周炎首先要清除牙石,即洗牙。牙周袋里有很多牙石,牙周袋里的牙石叫做龈下石,龈下石会对牙齿支持组织造成严重的破坏。
牙周炎是一种长期的口腔疾病,由于长期受到牙菌斑和牙石的长期刺激,导致牙周炎的加重速度很慢,一般都是轻微的牙龈炎症,或者是刷牙的时候会出现轻微的渗出,一般不会出现疼痛。
随着炎症的加重,牙龈会不断的缩小,出现严重的牙周袋,并且牙床会不断的肿胀,牙龈会出现肿胀、牙根裸露,并且会出现松动、错位、脱落等问题,患者需要配合其他的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口腔的清洁和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住牙周病。
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发病年龄以35岁以后较为多见。如龈炎未能及时治疗,炎症可由牙龈向深层扩散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而发展为牙周炎。由于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而易被忽视,待有症状时已较严重,甚至已不能保留牙齿。
侵袭性的牙周病属于较为猛烈的一种,主要发生在30岁以下的年轻妇女,她们有良好的口腔清洁,但在临床上,会出现牙龈萎缩、牙齿干瘪等情况。
同时,牙体明显的松动,牙石及牙菌斑大量累积,多数牙床出现炎症和脓肿。侵袭性牙周病一般都是通过龈下刮治来进行治疗的。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保持良好的口腔清洁,并定时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