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督脉的穴位,膀胱经的穴位和脾胃经的穴位,以及大肠和小肠经的穴位,有很多有止泻的功效。比如膀胱经的脾俞、肾俞、大肠俞、小肠腧、关元俞、气海俞。以及腰骶部的八髎穴或者是腹部的关元、气海、中脘、天枢、水道、归来等穴位。还有胃经的足三里、梁丘等穴。或者对神阙进行艾灸,也有很好的止泻效果。
目前中医认为,高血压可以通过曲池穴、足三里穴、百会穴等穴来进行治疗。高血压要分为虚证与实,根据病症的特点,针灸的穴位也会有差异。
高血压以肝阳上亢为主,血压偏高则面红目赤,头痛头昏,性情急躁者血压也增高。也有的患者出现了高血脂、面色发红、大便不通畅、舌苔厚腻等情况。曲池穴、涌泉穴、百会穴、足三里穴是针灸的重要穴。
一般情况下,中医降糖穴位有太冲穴、太溪穴、三阴交穴等,具体内容如下:
中药的降糖穴位有很多种,可以按摩刺激,改善血糖,对改善糖尿病人的症状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太冲穴、太溪穴、三阴交穴、胃俞穴、脾俞穴、胃俞穴、神阙穴等。通过对上述的穴位进行简单的推拿,可以使糖尿病病人的身体得到一定的改善.按摩时可让患者感觉到有热度,这样对调节胃肠道、改善血糖都有很好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痛经可以针灸三阴交、中极、足三里等穴位。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痛经有实证,有虚证,腹痛多在经前或经期出现,疼痛剧烈,拒按,经色紫红或紫黑,有血块,血块下后疼痛缓解,为实证。针灸时可选取三阴交,中极,次髎;如果患者经前伴有乳房胀痛,舌质暗有瘀斑的属于气滞血瘀型,可在上述穴位基础上加太冲;腹痛有冷感,得温热疼痛缓解的患者为寒湿凝滞型,可加归来,地机。腹痛多在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少腹柔软喜按,经色淡,量少,为虚证,治疗以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为主,可取三阴交,足三里,血海;若患者伴有面色苍白,倦怠无力,头晕眼花,为气血不足型,可加脾俞,胃俞;伴有腰酸膝软,夜寐不宁,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者,为肝肾不足型,可加太溪,肝俞,肾俞。
通常情况下,缓解打嗝穴位有足三里、陷谷穴、阳池、支沟穴等。
打嗝属于胃气上逆引起的,属于膈肌痉挛。可以选择足三里、陷谷穴等胃经的穴位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愤怒,或是受到外部的精神刺激,可能是肝气上攻胃,也可以选择在肝经的原穴,即太冲穴,具有疏肝、理气和胃的功效。吃了一些寒性的东西会导致打嗝,可以多揉足三里、阳池、支沟穴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