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老年的一种渐进性的一个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年龄一般在55岁左右。主要症状有静止性的一个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可以姿势步态异常。
帕金森综合征可见于遗传因素,脑外伤后遗症,颅内肿瘤,感染,主要由黑质纹状体通路功能障碍,患者头部进行性加重,肢体震颤,肌肉僵硬,运动受限,需要康复治疗。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退行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震颤,肌强直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因为它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所有的药物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愈。
很多因素会引起病人震颤,如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大量长期饮酒等,因此病人有震颤现象,未必是帕金森病。
临床上多出现在神经衰弱、癔病、抑郁症及某些躯体疾病中。但静止性震颤为帕金森病特异性临床症状,多起自一侧上肢远侧。这种震颤在白天或睡眠中发生,但是夜间比较少见。例如,从手起刀落,静止时发生或显著,任意移动时缓解或停止,当紧张情绪兴奋时,症状加剧,睡眠后震颤消失。如果在睡眠状态下也出现震颤的话,那可能是因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帕金森的病人除静止性震颤外,有肌强直、动作慢而笨拙,床上自主翻身,难以爬升等。另外还可以在睡眠中出现,表现为全身抖动或颤抖。走路时脚步会变得更小,转身吃力等临床表现,因此,仅凭震颤是无法确诊帕金森病的。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易发病,由发病人群看,年龄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往深里说,伴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机体功能下降和疾病多发是引发帕金森病的内在原因。年龄老化、遗传因素、环境毒物、感染等都能造成帕金森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社会因素、药物因素、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运动症状运动过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异常。非运动症状认知/精神异常、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感觉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