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推拿手法

会员1089165 已回复
新生儿黄疸推拿手法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
新生儿黄疸推拿手法通常可以选择清肝经法、清肺经法、双清肠法、搓摩胁肋法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1.清肝经法:在食指有指纹的一面进行推拿,从指根向指尖部位进行推拿,连续推拿100~500次。也可以逆时针旋转推拿,大约持续3分钟。
2.清肺经法:在无名指有指纹的一面进行推拿,从指根到指尖直推,连续推拿100~500次。
3.双清肠法:大肠在食指桡侧缘,小肠在小指尺侧缘。握住新生儿的手腕,拇指和食指相对,同时从食指桡侧和小指侧向前推拿,从指根推向指尖,连续推拿一分钟。
4.搓摩胁肋法:将新生儿抱起,坐在身上,双手手掌放在新生儿的腋下,向下揉搓胁肋部位10次,同时向下移动,直到天枢穴。到达天枢穴后,用中指点按该穴位。
由于新生儿的肌肤娇嫩,推拿时要控制力度,避免造成皮肤损伤。
有用0
相关问答

正常情况下,出生如果是15mg/dl以上的婴儿,出现了逐渐恶化的全身性表现,需要住院。
生理性的黄疸是在出生后2-3天或是4-6天内出现的,7-10天后逐渐消失,但是如果在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且血液中的胆红素在24小时内高于0.5mg/dl,并且持续较久,如果黄疸在峰值期间超过15mg/dl,可能是病理性的,需要及时就医。
目前,最简便、最经济的治疗方式就是光疗法,一般使用蓝光持续或间断的照射,直至胆红素降低到7mg/dl为止。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新生儿黄疸15mg/dL是否严重,要看是不是足月或者是早产儿。
通常还要看出生后的日子。出生3天以内,黄疸15mg/dL时高于正常范围的,比较严重。出生3天以上的宝宝,如果是一个早产儿,那么黄疸的数值在15mg/dL及以下是很常见的情况。新生儿为足月儿,黄疸数值不应该大于12mg/dL,如果新生儿黄疸15mg/dL,则属于病理性黄疸,可能较为严重。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新生儿黄疸高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晒太阳。
首先就是挑选晒太阳的时机,通常都会在上午和中午晒太阳,因为白天的光线不会很强,对宝宝的伤害也会比较轻。其次,要注意保护小孩的视力,可以戴一顶小帽,让腿部和上肢的肌肤裸露在外,还可以让后背晒一晒,可以在阳光下进行退黄,还可以保护宝宝不受伤害。
如果黄疸的症状长时间没有缓解,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蓝光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并不能引起婴儿脑瘫,但若有病理性黄疸,又未及时救治,就会出现呼吸衰竭和核黄疸等严重疾病,此时即使是治疗黄疸的,婴儿神经系统已遭受永久性损伤,因而造成脑瘫。通常建议家长及时带领新生儿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明确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黄疸,如果是病理性的,通常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危害新生儿身体健康。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是两种不同的情况。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左右出现,4-5天达到高峰,6-7天后逐渐消失,最长2周左右才会完全消失。黄疸值是指出生后24小时以内的婴儿小于6,48小时以内的婴儿小于9,72小时以内的新生儿小于12,4-5天出现黄疸的峰值不会超过15,这是生理性黄疸的最高数值。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新生儿黄疸一般可以通过抽血来查。
在明确新生儿是否存在黄疸时,通常可以抽血化验。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分别是出生后2-3天黄疸,皮肤淡黄色,巩膜白眼珠略带黄色,小便略黄,4-6天黄疸最严重,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黄疸消失,早产儿可能会持续3-4周,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退而复现。医生还可以通过视诊、叩诊、触诊、听诊等方式进行体格检查,判断皮肤黄染、患儿精神状况等表现。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