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的危害

会员1405055 已回复
小儿推拿的危害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
小儿推拿是一种中医疗法,适用于儿童的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但是,不当的推拿操作可能对儿童造成一些危害,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合适的推拿手法可能导致伤害:如果推拿手法不正确或力度过大,可能会给儿童的身体造成损伤,如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因此,进行推拿时必须由正规的推拿师进行,且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质进行合适的操作。
2.儿童身体较为脆弱: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器官和组织相对较为脆弱。不适当的推拿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给儿童进行推拿时需要谨慎,并遵循医生或正规推拿师的建议。
3.个体差异和特殊情况:每个儿童的体质和身体状况都不同,在进行推拿前需要了解孩子的特殊情况,如患有某种疾病、受伤等。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儿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推拿,或者避免进行推拿疗法。
总之,儿童推拿需要在正规医生或推拿师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操作安全合理。在选择推拿服务时,要选择有资质、经验丰富的正规机构,并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以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有用0
相关问答

小儿推拿是一种绿色疗法,最适合小儿。但也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小儿疾病都能推拿,如果出现小儿的特殊情况,比如先天发育不足、头部囟门一直在动,这样就不能做头部的推拿。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小儿推拿能治哮喘,急性加重期应以西药为主。
小儿哮喘容易反复发作,急性加重期可出现咳嗽,气急,喘憋,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急性期用西药来缓解病情,以免病情加重,导致缺氧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如果病情稳定,可以进行推拿治疗,哮喘可以通过穴位按摩,可前往正规的中医医院进行推拿,以免按摩不当,或者选择穴位不合适,导致患者出现不适,耽误病情的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儿推拿对腹泻有一定的疗效。
小儿按摩能够起到刺激人体的穴位、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肠胃不适、缓解腹泻等症状。如果孩子拉肚子,妈妈们也不用着急,也不用着急去医院,只要孩子不发烧,神智清醒,精神正常,大便没有脓血,就可以进行按摩。但要注意,一般需要有专门的儿科医生确诊,确定是急危重症之后再进行推拿,以免危害健康。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儿童按摩对痢疾有很好的疗效。对儿童由于食物造成的损伤,以及由于寒风所致的各种腹泻,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儿童按摩是一种治疗痢疾的常用手法。
有一种手法,所有人都很清楚,那就是触碰。就是用手去触摸孩子的肚子。这种肚皮按摩是在肚皮上做一次温柔的触摸。
孩子拉肚子的时候,要顺肠道的蠕动来做爱。
因此要格外留意,小儿拉肚子时,要把握好按摩的方向。若触碰的是反向的,效果会起到反效果,使腹泻加重。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儿推拿可辅助治疗肺炎,但由于推拿并不把细菌推死、把病毒拿破,仅仅靠推拿来改变人体的内环境,提高机体抵抗力。如果孩子发烧,可让其躺下,然后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按压胸部穴位,再按摩背部及腹部穴位,以加强散热效果。通常的做法是将婴儿扶抱或者平躺,父母固定孩子的上肢和清肺经。
此外,如果肺炎的情况严重,则应该及时治疗,以免损伤肺功能。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儿推拿是可以治疗感冒的。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传统疗法,在儿科广泛应用。用特定手法作用于体表特定部位,调整生理和病理状态。小儿推拿能治疗发烧、遗尿、腹泻、咳嗽、便秘等疾病。小儿感冒的初期症状是流鼻涕,流鼻涕要按摩黄蜂入洞和一窝风两个穴位。黄蜂入洞主要作用是宣肺通窍、发汗解表、使鼻子畅通;一窝风主要的作用是止痛散寒、温中行气、安神镇静,治疗感冒很有效。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