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妊娠,一胎为空,好的那个能要吗

会员18874605 26 已回复
双胎妊娠,一胎为空,好的那个能要吗子宫三径9.4*5.1*7.8cm,形态正常,轮廓清晰肌壁回声均匀,宫腔内可见两个胎囊回声,甲胎囊5.6*2.2cm,乙胎囊4.8*1.6cm,甲胎囊内可见胎儿回声,头臀长2.6cm,胎心规律,乙胎囊内未见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正常的那个能要吗?已经怀孕两个半月了,需要尽快决定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孙红霞 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妇产科,不孕不育,复发性流产
已帮助用户: 1252
问题分析: 可以的,一胎不好的那个会慢慢吸收掉了的,不用担心的。
意见建议:你的宝宝质量很好啊,值得考虑要的,不用纠结了。
有用0
柳亚红 主治医师 新邵县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月经不调,痛经,排卵期出血,细菌性阴道炎
已帮助用户: 105952
问题分析: 你好,一般像这个情况的话,你这个正常 的是可以要的,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情况的,建议你及时到大点医院检查看看及时减胎治疗的情况的
意见建议:注意休息,注意卫生,注意保持心情愉快,注意及时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约70%到80%的双胎妊娠都需要剖宫产,概率非常高,主要是胎儿方位的原因。
部分双胎妊娠女性,最初会尝试顺产,就是选择通过阴道自然分娩,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胎心变慢或者孕妇出血等特殊情况。则需要放弃原定的顺产的方式,转而做急诊的剖宫产,这一类情况发生的比率也很高。
因此,双胎妊娠剖宫产的概率很高。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双胎妊娠该做哪些检查,首先要尽早地确定这个双胎妊娠,需要去抽血检查孕酮和hcg值确定怀孕,检查孕妇的宫高腹围,通过B超检查胎儿判断胎儿是单绒毛膜双胎妊娠还是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其次还应该及时检查胎儿是否存在各种畸形问题。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双胎妊娠不同于单胎的妊娠,分娩孕周将大大提前于单胎,当然,双胎妊娠还应区分绒毛膜的性质,以确定生产时间。
多数单胎分娩孕周在37周至38周之间。单绒毛膜双胎,即通常所说的单卵双胎,双绒毛膜双胎,又俗称双卵,双胎。事实上,双胎生产的孕周应该比单胎早一些,约36至37周时生产。
主要原因是双胎妊娠其危险相对较大,如果孕周过长,发生产后出血宫内死胎危险很大。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孕妇双胎妊娠出现畸形的情况如下:
通常情况下,双胎妊娠发生胎儿畸形的情况比率会比单胎妊娠是高的。是由于子宫承受了两个胎儿,比单胎妊娠多了一个,也就造成了双胎妊娠产生畸形的情况比单胎产生畸形的情况。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去排除胎儿是否存在畸形的情况,或者是染色体异常的情况,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平时多观察胎儿的胎心、胎动情况。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双胎妊娠实际上与孕周有一定关系,例如,早孕时或20周前,基本上,双胎母亲腹部膨胀程度并不是非常显着,因此,无论哪种睡姿,实际上都是没有问题,只要不是伏着,没有腹壁受压即可。侧卧睡觉亦可,平卧睡亦可,但是在20多个星期后,子宫过度扩张后,此时的子宫,若睡得很平,它会压迫下腔静脉,引起回流血流不足,引起继发性水肿、高血压这几种并发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宝宝出生后因为他还没有完全长身体的时候,可能他自己不能适应这种姿势。
因此,双胎妊娠母亲在20周后,大家建议侧睡角度,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可交替进行这样做会相对好一点。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双胎妊娠孕晚期该注意日常护理、饮食等。
双胎妊娠在孕晚期,即28周后,最大问题是个心肺功能受压问题,由于子宫过大,常在晚期由于胃受胎儿该子宫压迫而发病,吃一点东西就会腹胀,后来因为腹部过于胀大,因此入睡时平卧,易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另外在怀孕中期或者末期的时候,因为身体已经比较大了,所以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进食的话,就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以及健康。因此,一般情况下,至妊娠后期宜少食多餐,每顿饭都不能过饱,能这加餐的,但每餐都应控制易消化食物食用,别让这上腹这东西太饱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多做运动,比如走路,或者跑步。睡眠方式最好还是侧卧位,当然,左右侧卧位均可,尽量避免彻底平卧。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