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空军升空飞行越高,大气压力越低,而鼓室内压力相对变高。当鼓室内外压力差达2kPa时(相当152米高空),鼓室内气体便会自咽鼓管逸出,借以保持鼓室内外压力平衡。如继续凌空飞高,每当压力差达到1.5kPa,咽鼓管就可自动启开一次进行调节。因此升空爬高,不易发生鼓室创伤。反之,从高空下降,外界气压增高而鼓空内压力逐渐变小,外界气体很难冲开咽鼓管而进入鼓室。据Armstrong(1937年)测试,从高空下降,鼓空内外压力差达12kPa时,咽鼓管也不能自动开放。1947年McGibbon研究,从高空骤降和从低空骤降所引起的鼓室压差完全不同,如在高空9144米下降到6096米,下降3048米,压力差为16.4kPa,而在低空由3657.6米降到609.6米,同样是下降3048米,鼓室压力差却为29.7kPa,二者相关几乎达一倍。可见,低空俯冲飞行比高空俯冲压力差大,因此鼓室创伤发生率也比较多,常发生在1000~4000米高空。潜水员下水,每下降10米深就增加一个大气压,如不吸入压缩空气,同样也会引起鼓室创伤。一旦鼓室形成负压,鼓膜便发生内陷,粘膜血管也扩张水肿,甚至可发生出血。(图1)。
图1 飞机升降中咽鼓管及鼓室反应情况
飞行逐渐升高,或潜水员逐渐上升水面,鼓窒均是由高压进入低压,咽鼓管能够定时开放调节,故较少发生症状,偶有发闷、耳鸣。反之,如骤然俯冲下降或急速下沉,咽鼓管便失去调节功能,特别在病理状态下,很易发生鼓室创伤,首先出现剧烈耳鸣、耳聋,耳内有水感,耳痛可放射到颞问及面颊,最后压力达14kPa。以上时,鼓膜破裂,耳内剧痛,耳鸣、耳聋加重,并有眩晕、恶心、呕吐等,一般持续半天到两天,症状即逐渐消失。开始鼓膜充血内陷,锤骨柄周围充血,有散在出血点,有时透过鼓膜可见出血液平面和气泡,鼓膜呈线形穿孔。
胆脂瘤型中耳炎又称为中耳胆脂瘤,是由于鳞状上皮细胞在中耳腔和乳突生长、脱落、积累而形成的。内含脱落坏死细胞、角化物以及胆脂瘤结晶的囊状物。胆脂瘤在中耳内生长,可以破坏周围骨质,造成听力下降、耳朵流脓,造成颅底骨质的破坏,进而侵犯颅底,引起颅内并发症的一类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鼓室积液伴有听力下降的耳内非化脓性炎症,小孩常见,多在感冒后出现,由于小儿腺样体肥大阻塞咽鼓管,形成中耳腔负压,导致积液产生。可通过中耳腔引流、切除腺样体来消除积液。
创伤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创伤性关节炎是指创伤而导致了关节内出现反复慢性的无菌性的炎症反应。
创伤性关节炎是常见的疾病,当发生关节内骨折时,会发生关节内部的反复的炎症反应。有些关节附近的软组织损伤是由于残余损伤引起的,这些损伤都是由残余的损伤引起的,这些损伤是由于气候的改变和关节的过度疲劳引起的,如果平时不会有关节酸痛的感觉,那么就会有很大的不适。
创伤性枢椎前滑脱通常是由于外伤导致的寰枢椎骨折脱位半脱位,也就是外伤造成的,与先天发育区别开来。
外伤性枢椎前滑脱是一种既有或没有前滑脱的情况。其主要的表现,就是脖子上的酸痛和身体的麻木。其次是肢体的麻木和无力,有明显的创伤历史,经常发生交通事故或跌倒。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尽快到当地的三甲医院进行脊椎外科检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是一种以纤维性软骨或者是骨性化生为特征的一个反应性的病变,常发生于靠近骨质或者是骨膜的软组织。但是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导致骨骼肌受累,形成创伤性骨化性肌炎。
此症可能是由于外伤引起的,最常受累的是在骨表面有较广泛附着点的肌肉,如肱肌、股四头肌及股内收肌等部位。如在肘关节部位骨折或者是脱位以后,很容易引起肘关节周围出现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情况,可能会影响肘关节的屈伸和负重的活动。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如对局部进行按摩热敷等,避免身体着凉,建议日常清淡饮食如骨头汤、鸡汤等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多注意休息,有利于帮助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