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以做眼部筛查来检查。出现在32周以下,出生体重不足1500,有过高浓度的吸氧史和发育迟缓的低体重儿,要进行眼底筛查。主要是防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筛查的时候,眼睛会局部表面麻醉。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很难自己好的,因为视网膜是一个神经和血管比较丰富的组织,就像大脑一样,目前对于神经元的损伤在医学上还是很难有办法来让恢复的,因此视网膜的病变很难自己好。但也不是绝对,有一些视网膜病变,如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大多数的病人是可以自己好的,但也容易复发。
一般均有出生后在温箱内过度吸氧史。吸氧时间越长,发病率也越高。但也有认为是由高浓度给氧后迅速停止,使组织相对缺氧所致,与吸氧时间知短无关(Jacobson,1992)。无吸氧史者,亦可因胎儿血红蛋白(fetal hemoglobi)氧饱和度的急激上升、胎儿氧分压(fetal PO2)转入新生儿氧分压(neonatal PO2)时的急激发换等导致本病。此外,母体贫血及多胎儿等,亦为本病发病的原因之一。 胎儿早期视网膜发育玻璃体动脉与脉络膜供给营养。胚胎100mm时,玻璃体血管穿过视盘,同时有小分支自视盘伸周边视网膜。初时仅见于神经纤维层,晚期始达深层。正常胎儿在6~7个月时血管增生显著。早产儿视网膜尚未发育完整,以周边部最不成熟。处于高氧环境下,视网膜血管收缩、阻塞,使局部缺血、缺氧、诱发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从而引起渗出、出血、机化等一系列改变。异常增生的视网膜血管,穿过内界膜向视网膜表面发展并伸入玻璃体内,由于渗出玻璃体内血管机化,在晶体后形成结缔组织膜,亦可因牵引引起视网膜脱离。
指导意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病程分为五期,第一、二期病变有一部分可不治自愈。在此期间观察即可。第四、五期是视网膜脱离期,病变程度已很严重,四期手术治疗,视力预后差,到第五期,目前国外报道的最好手术效果仅可使视力恢复到0.01,仅有光感,大部分孩子都会终生告别五彩世界。因此,病程一至三期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最佳治疗时间段,第三期是治疗的关键期,决定病儿是否手术。
指导意见:早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妇产科、新生儿科、激光医学科等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此外,还应建立早产儿眼科普查制度。如果虹膜前后粘连已经形成,而且比较广泛,则可考虑抗青光眼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