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史,一直服用降血压药,血压较平稳。5天前中午突然...

会员9220417 74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血压史,一直服用降血压药,血压较平稳。5天前中午突然严重眩晕,倒地,出冷汗,休息两天后才缓解。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量血压,135/90毫米汞柱。去医院做颈部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双侧颈总动脉及境内外动脉起始端走行规则,右侧颈总动脉内径8.0,内中膜复合体厚度0.9,左侧颈总动脉内径,内中膜复合体厚度1.0,右侧颈动脉窦后壁课件一大小12.9*2.8低回声区。左侧颈动脉内未见局限性异常回声。CDFI:右侧颈动脉斑块处血流可见部分充盈缺,结论:右侧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1、是否有必要做其他检查,如CT-颈椎间盘平扫。2、颈动脉斑块如何治疗?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曾经服用的药物名称:珍菊降压片、血塞通片、磷酸川芎嗪片。按说明书长期服用,血压控制得较为平稳。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国平 医生会员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卫生诊所中医科 个人诊所
擅长:中医科、
已帮助用户: 1420
问题分析: 你的血压不太高.眩晕.头昏是高血圧常见的症状.你的病症
意见建议:是颈脉硬化引起的.建议你用些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如益脉康
有用0
相关问答

降血压药一般在早晨起床半小时以后服用。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典型血压波动规律,一天中有两次峰值,一种是上午6点到10点左右,第二次高峰出现在下午,6点至7点以后。如果患者每天按时按量地服用降压药,就可以更好地使血压维持在理想水平。一般降压药用药2~3小时即可达最大血药浓度。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头晕症状或其他不适时,最好不要再去服药了,因为此时血压可能已经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了,所以不能继续用药。推荐晨起半小时后使用,从而更有效维持血压稳定。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来说,降血压药停24小时可能可以止咳。
使用ACEI类药物会引起咳嗽。服用降压药24小时后,咳嗽会有明显的改善。在服用降压药72小时后,咳嗽将会彻底消失。主要有钙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在这些药品中,ACEI的药物有时会引起患者的咳嗽。这是由于ACEI类药物能引起肺部的缓激肽沉淀,从而引起咳嗽。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晚上可以吃降血压药,具体内容如下:
夜间服用降压药物。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推荐病人在早上吃降压药,因为每个人的血压都会不同,有些人夜里会出现血压上升的情况,需要在晚上吃降压药,反之则需要在早上吃降压药。每天的血压都是从早晨6点到10点,然后是4点到8点,这两个时段需要按照自己的血压来控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降血压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常用的药物有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尼伐地平、硝苯地平等。
2.普利(ACEI),也就是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第二代和第三代就是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等沙坦。
3.利尿剂,对于老年人来说,有些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需要口服利尿剂,噻嗪类、螺内酯、速尿等一线药物。
4.临床上常用的是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普萘洛尔等β-受体阻断剂。
5.α-受体阻滞剂,常用的药物有哌唑嗪、特拉唑嗪等,除了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常用的是口服降压药物,还有乌拉地尔、硝普钠、硝酸盐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降血压药停多久后不咳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降血压药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根据其作用的机制不同,可归纳为五大类。患者服用贝那普利、赖诺普利、依那普利等降压药会引起严重的咳嗽,停药后1周左右咳嗽症状缓解,2周左右症状会基本消失。
患者平时应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多休息,不要劳累,应该适当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瑜伽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根据药物的不同,其需要不同的要求,这与药物的生物代谢有关。有些药需要空腹服用,有些药需要饭后服用,有些药不管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效果都不是很好。比如常用的降压药β受体阻断剂,β阻剂分为普通片和缓释片,一般建议在饭后使用如果是美托洛尔缓释片,对食物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它会附着在小肠粘膜上,所以饮食、饭前、饭后都不会影响到它的分布,但是大部分的降压药都是在饭前吃的,因为饭前吃,它会在胃里停留更短,进入肠道的时间更短,更容易被身体吸收、消化,这样就能更快的进入血液循环,达到降压的效果。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