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长期服药的副作用

会员1486571 33 已回复
请问医生在治疗甲亢期间如果长期服用赛治,倍他乐克和利可君会引起什么副作用?这些药物里是否含有激素/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业生 医师 铁力市桃山镇振兴社区卫生服务站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胃炎
已帮助用户: 304151
关于甲亢的治疗,目前国内以服药治疗为主。临床上只要遵医嘱口服药物的治愈约为70%,治疗时间一般需要2年左右。服药时间长,服药后还有副作用,这让部分人对服药治疗产生厌烦心理,就如上述许女士。的确,治疗甲亢的药物可能会带来皮疹、黄疸、恶心、呕吐、肝细胞损害、关节疼痛等副作用,但只要定期跟踪治疗,有些副作用就可避免——医生会根据副作用再给患者增加药物,药物可以消解掉副作用。很多人认为直接手术可以快速解决掉病根,事实上,甲状腺切除手术难度较大,切得过多易带来甲状腺功能减低,切得过少易复发甲亢。所以除了准备生育的女性,甲亢患者最好耐心接受药物治疗。
有用0
赵萍 医师 内科
擅长: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桥本氏病等
已帮助用户: 179563
问题分析:甲亢也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它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因甲状腺激素(t3、t4)在血液中水平增高所导致的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的一系列高代谢症候群以及高兴奋症状和眼部症状。
意见建议:建议到正规甲状腺专科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了解病情情况,针对治疗,祝早日康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甲亢服药后可能会变甲减。
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甲亢和甲减。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如果服用甲亢药物时间过长或者不按照医嘱擅自增加药物剂量,可能会导致药物性甲减,停药后会有明显的好转。一般情况下,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甲亢药物是不会出现甲减的。甲减可以通过碘131或者甲状腺手术治疗不当造成的甲状腺组织破坏过多而导致的。
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可以治疗甲亢,甲减可使用左甲状腺素片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均衡营养,避免吸烟喝酒,避免食用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甲亢通常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通常要服药2-3年左右,具体内容如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腺激素异常分泌所诱发的疾病,通常需要进行长期、持续的治疗,以控制患者病情。在服用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前,患者需要通过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等方式来明确身体状况,并定期进行复诊,根据检查结果对药物使用量进行适当调整,直到最小剂量也能控制、稳定病情,而这通常需要2-3年的时间。在病情稳定后,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当查甲状腺受体抗体阴性时,再在医生指导下停止药物治疗。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释放入血所导致的高代谢症候群。
如果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对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对于消化系统:会出现消瘦、大便次数增多,长期会导致营养不良。
2、对于内分泌系统:会造成患者失眠多梦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3、对于血液系统:会影响白细胞,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甲亢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药物,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患者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能会有烦躁、食欲增加、体重减轻等症状,此时,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药物来使甲状腺功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药物治疗疗程通常比较长,甚至需要终身服用,如果提前停药,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复发,因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药物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如果在服药过程中,患者出现了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等情况,患者应及时停药,遵医嘱通过碘131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来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情发展。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对甲亢进行的治疗,一般是以药物为主。抗甲状腺药物主要分为两种,即咪唑类和硫氧嘧啶类。这两种药物都可以明显的降低甲状腺激素,缓解甲状腺功能亢进对患者带来的不良症状。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需要继续服药。预防甲亢的复发。因为除了甲亢三项指标,患者还需要注意查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及促甲状腺受体抗体,避免桥本甲状腺炎引起一过性甲亢,通过检查指标评估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