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萎缩啊,有变性

会员2017574 41-50 已回复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42岁
主要症状:十五岁时就350度近视,现双眼近视大于600度,眼压正常,双眼底约纹状.左眼下部视野缺损,视力模糊,左眼视界色淡,边界尚清,后极部可见数个玻璃膜疣.
发病时间:,左眼视力模糊五年以上,2009年9月视野检查左眼下部视野缺损.未有外伤史,15年前做过剖腹产手术.
化验检查结果:2008年3月检查结果如下:
总胆固醇5.73——偏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62——偏低;
载脂蛋白B(ApoB)0.59——偏低;
红细胞比积(HCT)0.342——偏低;
球蛋白(GLB)31.2——偏高;
白球比(A/G)1.4——偏低;
碱性磷酸酶(ALP)95——偏低;
镁1.13——偏高;
其余血,血糖,尿,生化,免疫,肾功四项,心肌酶,心电检查均正常.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才发现,还未治疗补充提问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妙存帅 邢台市人民医院五官科 三级甲等
擅长:五官科
已帮助用户: 48618
你好,根据以上叙述无特效疗法治疗。有什么新问题欢迎提出。
有用0
苏振超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疾病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建议看眼科医生,遵医嘱治疗,同时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戒烟戒酒,忌食生冷辣性食物,多休息不要劳累即可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脑白质变性脑萎缩的患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进行治疗,缓解相关症状。具体内容如下:
1.药物治疗:脑白质变性脑萎缩的患者可以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
2.日常护理:家属要注意患者的日常护理,给患者提供营养充沛的饮食,促进恢复。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神经变性疾病不同,症状可能也就不同。
免疫疾病种类繁多,其症状也各不相同。例如自身免疫性肝炎,主要表现为肝脏肿胀、隐痛乏力、纳差、恶心、全身皮肤粘膜黄染、小便黄等症状。另外,强制性脊柱炎也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其表现为腰背疼痛活动受限、大关节肿痛、反复腹泻、血尿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面部蝶形红斑、关节疼痛、肌无力、脱发、皮肤色素改变等。

王晓彦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天坛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皮炎湿疹、荨麻疹、痤疮、银屑病、玫瑰糠疹、多形红斑、光敏性皮炎、虫咬皮炎、色素异常性疾病、药疹、结缔组织病及性病的诊治。擅长各种皮肤肿瘤的病理诊断。

病理性脑萎缩可以活十多年,脑萎缩是正常人到了一定年龄后出现的正常退化表现,正常的老年人脑萎缩,不需要治疗的。可以通过纯天然中药治疗比较好,中药龟-龙脑康扶正固本,软坚散结,补益肝肾补气养血,滋阴培元直接作用于脑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抗脑皮质缺氧问题体内各个组织都很敏感,改善脑能量代谢、加速脑血液循环,有利于病情尽快恢复。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如果检查主要表明伴有脑萎缩的白质病变与高血压性动脉硬化有关,一般为长期高血压,长期脑动脉硬化容易导致白质病变,主要改善脑动脉硬化,改善脑血管病变,改善脑血管病变。高血压,避免脑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儿童眼底黄斑变性的原因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导致视细胞外节盘膜的吞食和吸收能力降低,所以需要多注意多休息,定期做检查,使用药物来调节眼睛的微循环,也可以选择中药。此外,眼睛下方的病变也有可能导致高度的近视,因此建议不要让宝宝进行激烈的活动,要结合眼睛的病灶来进行治疗。
平时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在昏暗或是过亮的环境中看书、看电视等,防止造成视力损伤。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黄斑部变性多久失明没有确切的时间,大部分患者不会出现失明的情况。
黄斑部变性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眼部病症,一般不会造成视力丧失,只有极少数因不能正确处理而造成视力丧失。因此,黄斑部变性致盲需要多长的时间无法进行具体的判断。黄斑部变性是一种慢性病变,不会过早的致盲。只要按照正规的科学方法进行治疗,大部分的黄斑部变性患者都能保持良好的视觉。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熬夜。

张文娟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银屑病、扁平苔藓、老年瘙痒病、掌跖脓疱病、真菌病、皮肤疑难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