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宝宝,1岁11个月。12月31日晚上开始咳嗽发烧,凌晨4....

会员34060718 2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女宝宝,1岁11个月。12月31日晚上开始咳嗽发烧,凌晨4点腋下38.5度,口服小儿安分黄那敏颗粒2g。1月1日上午腋下37.5度,口服泰诺林1ml,下午体温升值38.5,咳嗽加剧,推测有痰。目前,仍旧高烧(腋下37.2-38.9,起伏不定),咳嗽,睡觉时嗓子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且感觉有东西往上涌,宝宝吞咽几次后就会醒来,有两次醒来就吐了,精神较差,哭闹。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去医院儿科急诊,预检腋下38.9度,医生听呼吸音无明显异常,压舌看嗓子发红,后做血常规化验,数据如下:白细胞计数6.07x10E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8.6%中性粒细胞2.95x10E9/L淋巴细胞数2.28x10E9/L淋巴细胞百分比37.6%平均红细胞体积80.4医院急诊医生说从血象上来看,应该是病毒型的感冒,嘱咐口服泰诺林、小儿清热止咳糖浆、蒲地蓝口服液。后将化验单给一个医生朋友看,朋友说医院化验单上的参考数值都是成人的,并不适用于幼儿,从血象看应该是细菌性的,推荐口服头孢类消炎药。后考虑宝宝从未用过抗生素,且头孢类的药物未经试敏不敢轻易使用,于是按医嘱给宝宝用药,只是将泰诺林换成了美林(一次3ml)。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问专家,这种血象到底是病毒性还是细菌性感冒?后续应该如何用药,若要使用抗生素(家有头孢克洛和头孢呋辛),是否需要先去医院做皮试(宝爸宝妈对青霉素均不过敏)?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张苏 护士 山东省济南解放军第四五六中心医院妇产科
擅长:内科、妇产科、外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宫颈糜烂...
已帮助用户: 10956
问题分析: 您好,您的情况建议您口服阿奇霉素和氨溴索片治疗比较好,多饮温开水,饮食进清淡易消化食物
意见建议: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及湿润,避免烟雾及粉尘的刺激,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加重病情
有用0
相关问答

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会出现流涕、鼻塞、发热、咳嗽等症状。大多是因为身体免疫力低,抵抗力弱,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于宝宝的发热。要注意多给孩子喝水,平时要注意多带孩子做点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有可能是和支原体感染有关。要多给孩子喝点温开水,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去儿科就诊,做血常规,支原体,拍胸片等相关的检查,确定病因以后采取对因治疗。可以起到解热、抗菌、抗病毒和抗惊厥等作用,甜橙口味孩子也爱喝。退热效果好,遵医嘱用药。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孩子在夜里咳嗽发烧时,如果家中没有准备好的药物,可以先用温水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身体。
另外,还可以在小孩的脑袋上铺一条湿毛巾,既不会伤到大脑,又能起到降温的作用。
父母一定要记得给宝宝饮水,感冒时要补充水分,有助于咳嗽。父母要给孩子提供营养平衡的食物,可以降低孩子的病情,同时也能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如果体温超过38.5℃,需要用药物退热,常用的有布洛芬和退热栓。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宝宝咳嗽不发烧并不一定是肺炎,具体分析如下:
有些病毒或病原体的传染并不会引起发烧,只会引起支气管或支气管肺泡的炎症,出现咳嗽、喘息等情况。如果确诊为支气管肺炎,除了有发烧、咳嗽等症状,还要做好X线检查。严重的肺炎常伴有高热、抽搐、中毒性脑炎等神经症状。常规的药物口服和雾化是比较好的物理刺激方法,外敷、外治、洗浴、拔罐等都能缓解咳嗽,并能加快康复。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宝宝咳嗽不发烧不是肺炎,肺炎都会有发热的症状,宝宝咳嗽不发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宝宝的咳嗽仅属于上呼吸道的症状。由于上呼吸道的感染,小儿可以引起咳嗽症状,仅存在于上呼吸道。另一种情况就是肺炎的早期,小儿咳嗽症状出现最早。随着病情的进展,小儿咳嗽可以加重,可以出现病情变化,可以出现发烧等,进而发展成为肺炎。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宝宝发烧咳嗽呕吐首先可给予小儿口服液进行治疗。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冷凉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如果症状不缓解,需要去医院做血常规、胸部X线、腹平片、大便常规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