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医问药
扫描二维码
一对一咨询名医
寻医问药咨询
扫描二维码
官方指定服务号
寻医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
开启寻医新体验
寻医问药APP
扫描二维码
安装寻医问药APP

孕酮太低这样治疗可以吗?

会员2516353 30-40 已回复
我老婆以前习惯性流产3次了本来是怀疑【封闭性抗体】再次怀孕了停经30左右证实怀孕后去医院孕酮检测是33.96ng/ml之后口服达芙通一天两片.7天后再次检测确降到27.68ng/ml大夫就开了黄体酮注射液20mg7支一天一支达芙通每天3片.谢谢之前答复我的 袁静医生
上面是我之前咨询的.昨天18点30打黄体酮20ml今天早上8点30再次去检查孕酮是28.6.B超检查是正常.医生说要加大药量开黄体酮一天40ml达芙通一天3粒共7天.今天是停经52天了.这样会不会药量太多了呢?听说黄体酮太多会对胎儿有影响我真的很担心.请各位专家高手帮帮我参考参考?万分谢谢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宝丰 医师 江西省于都县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妇产科疾病,不孕不育,避孕节育
已帮助用户: 8560
您好,你老婆的情况孕酮太低,如果不补充孕激素,孩子就可能再次流产。最好遵医嘱用药致近3个月。黄体酮用量过多,有女胎男性化的风险,但一般停药后,孩子没有药物的继续作用,生殖器畸形可能性就小。即使有这种改变也不严重。你自己权衡利弊吧。
有用0
王玢 主任医师 吉林省公主岭市医院其他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35594
您好: 根据您上述的情况生育内分泌失调,黄体功能不足.孕酮分泌不足会导致子宫内膜分泌不良,从而导致孕卵着床困难或早孕流产.建议您到专科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对症治疗,提高受孕率
有用0
相关问答

怀孕后孕酮太低会导致流产。因为足够的孕酮是胚胎着床条件,孕酮的数值低于10时,继续药物保胎治疗效果不佳,低于5时保住的可能性更低。孕酮数值低时,需要给予药物保胎治疗,可以口服保胎的药物,保胎期间不需要重复查孕酮,需要保胎到10-12周后复查彩超看胎儿情况。

周敬伟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红斑狼疮,皮肌炎,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痤疮

早孕孕酮太低应注意休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调理。
如果在怀孕初期孕酮过低,通常与女性的身体的血液和卵子的生长有一定的联系,这是因为孕妇的孕激素水平过低导致的。如果孕酮过低,可能会导致先兆流产。平时要多休息,少吃一些辛辣刺激的东西。平时要注意保持外阴的干净,室内要多通风,可以服用黄体酮胶囊等改善症状。平时要注意少吃多餐注意营养,提高身体素质。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月经不调孕酮太低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女性出现月经不调孕酮太低的情况,临床上一般通过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增加体内孕酮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黄体酮软胶囊和雌醇环丙孕酮片。另外,患者还可以到医院检查性激素六项,以此来判断是否存在其他的妇科疾病,比如多囊卵巢综合症,并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证女性的身体健康。

赵晓东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阴式手术、各种腹腔镜手术、各种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宫颈癌前病变(CIN)的诊断和处理、LEEP手术、以及妇科恶性肿瘤化疗。

孕酮的主要成分就是孕激素,怀孕之后孕酮水平应该是明显增高的。增高的孕酮水平有利于受精卵着床之后的继续生长发育,维持机体的一个怀孕状态,如果出现孕酮水平过低,说明是黄体功能不足的可能性比较大,需要及时人工补充黄体酮可以考虑口服地屈孕酮,或者是注射黄体酮的办法,具体用量严格遵医嘱,通过人工补充的手段提高孕妇孕酮水平,以保证怀孕的顺利进行。

周敬伟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红斑狼疮,皮肌炎,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痤疮

孕酮过低可能是胚胎质量不好的结果,如果考虑流产不可避免时,不建议强行保胎。如病情考虑是先兆流产时,可以选择检查孕酮值,建议根据病情选择补充孕酮,可以口服或者是肌肉注射。平时要适当的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受凉,在孕早期要禁止性生活,避免导致流产。

周敬伟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红斑狼疮,皮肌炎,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痤疮

血压太低的情况需要区分是原发性或是继发性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治疗手段。
原发性低血压可以生活干预治疗,通过增加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来补充体质,同时需要多喝温水进行改善。对于继发性低血压,则需要进行对症治疗,遵医嘱使用药物升压或进行补液,尽量帮助血压提升到正常水平,能够保障体内重要脏器心、脑、肾的供血充足。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