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一种消化道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和量变多,性状改变。每天大便3次以上甚至10-20次,稀便、糊状便、水样便、黏液脓血便。
粪便性状比大便次数更重要,次数增多但大便成形则不没有腹泻,有发热,体温38℃-40℃,少数高达40℃,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嗜睡、惊厥甚至昏迷等。水电解质酸碱度平衡紊乱,有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低钙血症,表现为体重减轻、皮肤苍白或发灰、弹力差、口渴不安、前囟和眼眶凹陷、黏膜干燥、嗜睡、拒食、眼泪和尿量减少、衰弱等。
根据中药的经验,伤食泻下,可以选择保和丸进行加法。具体内容如下:
在西医看来,泻下应首选的是止泻,常用的有蒙脱石散、黄连素。严重的痢疾还会导致身体出现缺水现象,所以可以通过打点滴来补充身体水分。食物冷热适度,并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高温煮熟以后再吃。生吃调整精神与心理情况,放松状态下就餐,避免有压力,特别是在进食时切勿生气,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可以促进胃的调节和保护机能,对稳定病情,促进康复也有积极意义。
小儿伤食泻推拿治则: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推拿处方:补脾土,推板门,揉中脘,揉天枢,揉足三里,平肝木,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清大肠,运土入水,清天河水,退六腑。脾土能调理脾胃功能,板门能开启脾胃之门,消积导滞,顺应升降;中脘,天枢可直接作用于胃肠,和中消滞,调理大肠;顺运内八卦,能行能散,善开胸利气,化积消导;四横纹为治小儿伤食的经验要穴;另外,食积多有郁热,故配以清大肠,清河水,退六腑等。
一般来说,宝宝腹泻症状是排便频率增加,粪便特征发生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宝宝腹泻的症状通常是排便频率增加,粪便特征发生变化。轻度腹泻一般是由于食物、肠外感染等原因造成的,其发病时间长短不一,主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主要是排便的数量较多,但一次排便量较少,有时还会有少量的粪便颜色为淡黄色或淡黄色,伴有乳白色或黄白色的乳沫,一般不会出现脱水和全身毒性反应;重度腹泻是一种严重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发热、精神状态差、呕吐、嗜睡、昏迷、休克等严重的临床表现。
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气候变化,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免出现着凉感冒的情况。
宝宝腹泻可以吃易消化的食物,稀释配方奶粉等,具体分析如下:
宝宝拉肚子的时候应该要继续吃,如果孩子拉肚子伴有严重的呕吐,可以禁食4-6个小时,水除外。其次可以持续哺乳,但是每次喂奶的次数会稍微长一点,若为混合饲料,则应稀释配方奶粉,并持续喂食。如果宝宝已经吃了辅食,可以吃稀面汤、熬碎的小米粥、大米粥、稀面条、小馒头等。
宝宝腹泻带血丝粘液一般认为是肠息肉,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果孩子太小,要及早找出病因,从根源上进行治疗。
肠息肉可能会导致腹泻,其临床表现与肌肉生长的部位和体积的多少有关。通常会出现便血,大便表面呈鲜红色,继发严重的感染后,会有大量的粘液或粘液血便。有时内急后重,还会引起肠套叠,息肉大则会引起肠梗阻,也有少数病人会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腹痛等症状,合并出血的可能是贫血,也有出血量较大的可能会引起失血性休克。
肠息肉的发病与炎症感染、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会增加,此外还与胚胎异常、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