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无症状菌尿是一种没有泌尿系统感染的表现,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尿常规检测显示尿中的细菌数量超过了正常范围,或是尿中的细菌培养呈阴性。临床上,无证菌尿的发病率很小,如果没有任何的症状,就会因为尿液中的细菌的长期积累,会影响到两侧的肾功能,最后引起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情况。所以,如果有无证菌尿,应该按照细菌的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来进行治疗,同时还要进行尿液的细菌培养,尽早治疗有利于身体健康。
无症状性细菌尿,即患者存在真性细菌尿,且无尿路感染征象,经常甄别健康人群,或因其他肾脏疾病作常规尿细菌学检查时发现。临床上无症状性菌尿主要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以及糖尿病肾病患者,但并不罕见。无症状性细菌尿中致病菌多数是大肠杆菌,菌尿可以是持续性的,但往往处于消失和复现的交替状态。一般认为无症状性细菌尿主要发生于慢性肾脏病或高血压病患者以及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的老年患者中。患病的人可长时间没有症状,尿常规亦无显着异常,病程中还会间断地发生尿频、尿急等症状,尿痛和其他急性尿感。目前认为无症状性细菌尿可能是由肾小管上皮细胞或其表面附着于上皮下的一层微小膜所引起,若有不适建议积极就医。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典型的肾小球肾炎,不是高血压,也不是水肿,而是血尿或者蛋白尿。这种肾炎一般预后都比较好,治疗上不需要特别的处理。
首先要定期检查患者的尿常规、尿沉渣、尿蛋白、肾功能、血压等。女性怀孕前和妊娠期间要加强监测。
其次,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肾功能,避免感染、腹泻、劳累、使用肾毒性药物等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
目前我国儿童肾小球肾炎发病率较低,治疗主要根据致病原因、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
目前治疗肾炎的药主要有:免疫抑制剂、抗感染药、利尿剂、降压药、降脂药、抗凝药、血小板聚集药、保肾排毒药等,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化验指标变化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急性期患者要卧床休息,症状明显的患者卧床4-6周,血压平稳、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尿常规及其他检查正常后可逐步活动。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可以先考虑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方法来治疗,但是效果应该不会很好,可以说得为长期血液透析或者肾移植做准备。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提示肾脏有功能的部分已经所剩无几,药物治疗的总体价值意义不大。
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类型较多,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手段也各不相同。但基本原则是:适当休息,限制高蛋白高盐饮食。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以有效防止肾损伤进一步加重。积极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如感染、呕吐腹泻、应用有肾损害的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