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检查得出:1.窦性心动过缓;2.窦性早搏(二联律)该怎么...

会员4342381 35 已回复
全部症状:胸闷、腰有时很痛、记忆力很差


发病时间及原因:不明

治疗情况:2008年4月出院诊断: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香焕 医师 贺钊医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中西医结合
已帮助用户: 121571
治疗

治疗方法
  1、对窦性心动过缓者均应注意寻找病因,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无重要的临床意义,不必治疗。
  2、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率很慢可使心排血量明显下降而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症状明显,此时应使用阿托品(注射或口服),甚至可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1mg加入到5%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滴,应根据心率快慢而调整剂量),以提高心率。亦可口服氨茶碱0.1g,3次/d。
  3、对窦房结功能受损所致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心率很慢、症状明显,甚至有晕厥发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需要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突然出现窦性停搏。
  4、对器质心脏病伴发窦性心动过缓又合并窦性停搏或较持久反复发作窦房阻滞而又不出现逸搏心律、发生过晕厥或阿-斯综合征、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5、由颅内压增高、药物、胆管阻塞、伤害等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 应首先治疗病因,结合心率缓慢程度以及是否引起心排血量的减少等情况。适当采用提高心率的药物。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
  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窦性心动过缓的调理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确保足够的睡眠时间。
2.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激动、悲伤。
3.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避免受冷风的影响,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患上感冒。
4.增强体质,如果身体状况稳定,可以进行太极拳、气功等运动。
5.健康饮食: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辣椒,多吃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要注意戒烟戒酒,少喝浓茶、咖啡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窦性心动过缓注意事项有日常护理、定期检查等,具体内容如下:
1.日常护理:在确诊为窦性心动过缓后,患者应注意进行护理,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要注意休息,不要长期熬夜。此外,患者可以适当地进行运动,要注意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2.定期检查:如果患者出现了窦性心动过缓的情况,患者应注意定期进行检查,以明确心脏的状况,以免忽略某些初期的病变情况。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主要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就是要找到造成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如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改善后可缓解。若单纯窦性心动过缓使心率低于50次,甚至出现头晕,黑蒙,晕厥摔倒等症状时,药物治疗无法改善症状,安装起搏器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首先明确心动过缓的原因,是否有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炎等。如果有导致心动过缓的病因,要积极对因治疗。若是心脏本身的原因,窦房结的功能减退导致,如果没有头晕,眼黑,心绞痛等症状,可以服用药物治疗。注意复查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情况。如果有头晕,眼黑,心绞痛等症状有可能需要起搏器治疗。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另外临床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的药物、利血平等可以引起心动过缓。钾离子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如果血钾高了也会引起心动过缓。还有甲状腺功能减退、低温状态下也会引起心动过缓。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率低于60次/分,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或睡眠状态。
有些药物会导致窦性心动过缓,在停止服用后会逐渐好转。如果是因为病理原因导致的窦性心动过慢,则要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当心率降到每分钟50次或每分钟40次以下时,必须要装上起搏机,以提高心率,让其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