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医生,您好。我的妻子患血小板减少症,大致给你介绍下情况:最近几年体检时血小板一般都在50-70直接浮动,身体没有任何异常,月经正常,无任何不舒服。然后,2014年10月怀孕后血小板就开始一直下降,直到待产时只有10左右了。然后医院进行输血小板破宫产一男婴,之后血小板的数量仍然提不上来。在医院的时候,每次血小板低于20就输血小板,后来产科强烈要求转院治疗。然后,来到另外一家三甲医院治疗。医院先输液三天丙球蛋白,然后进行地塞米松输液,达到30几后预防出院(因为要坐月子)。出院后开口服泼尼松,并一周一次检查,并逐步减量。几周后,血小板有所降低,主任医生又换达那唑。可是三周后复查,发现血小板仍然减少。与此同时,肝功能严重受损(谷丙转氨酶达到700多了)。现在又重新住院治疗,主任医生改用长春新碱输液,并同时输液地塞米松。现在这边的主任医生就是说我妻子有抗药性,并且对激素不敏感,体现出来的感觉治疗效果不好。住院了10天,现已出院,口服泼尼松片20mg。请问,现医院的治疗方案是可行的吗?
血小板减少症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血小板减少见于多种血液性疾病,如风湿免疫病、放化疗损伤及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轻者可有皮肤出血点、瘀斑、牙龈渗血、鼻衄,重者可以表现为脏器出血,如呕血、黑便、血尿及脑出血等。
血小板减少主要表现为出血,部分病人可能会有乏力的症状。临床上出血常见皮肤黏膜出血,出血点出现瘀斑;育龄期妇女会出现月经过多,出现内脏出血;部分病人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出现黑便以及出现泌尿系的出血、血尿;部分病人会出现咳血,严重者甚至出现颅内出血。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比较多,首先常见的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它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广泛的皮肤粘膜以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等特征。另外,血小板减少还可以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
血小板减少,是一种相对比较多见的一种血液性疾病,如果血小板过低,就会出现出血的情况,中医上把这种血小板减少,归为血证的范畴。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多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等引起,发病原因分为外感和内伤等。治疗上主要是辨证论治,如果是血热妄行引起的,主要是口服一些清热凉血的药物;如果是气虚引起的,口服一些补气止血的药物。
血小板减少,是一种相对比较多见的一种血液性疾病,如果血小板过低,就会出现出血,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表面出血等。中医上把这种血小板减少,归为血证的范畴。出现血小板减少,多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等引起,发病原因分为外感和内伤等。治疗上主要是辨证论治,如果是血热妄行引起的,主要是口服一些清热凉血的药物;如果是气虚引起的,口服一些补气止血的药物。
针对血小板明显减低称为血小板减少症,它可以见于一些原发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是由于自身产生一些血小板抗体,引起血小板减少,可以应用激素来进行治疗。而对于一些继发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多见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些都是需要免疫抑制剂进行抑制治疗,血小板可以得到明显上升的。